百千诸佛问来由,崔颢曾题黄鹤楼。
雪后竹篱梅乱放,一枝临水最风流。
百千诸佛问来由,崔颢曾题黄鹤楼。
雪后竹篱梅乱放,一枝临水最风流。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枢所作的《颂古三十九首》中的第十九首。诗中以“百千诸佛问来由”开篇,暗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或宗教问题,仿佛在探讨世间万物的起源和意义。接下来提到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借用了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的意境,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雪后竹篱梅乱放”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竹篱经雪覆盖,梅花在其中错落开放,展现出坚韧与生机。最后一句“一枝临水最风流”聚焦于一枝梅花映照在水面的动人画面,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哲思与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点。
聚久不觉畅,偶离难为怀。
朔风酿江雪,诗思未能佳。
忆昔出都时,挥手各天涯。
讵谓居田里,会合亦常乖。
幸尔琴瑟好,和声叶雍喈。
膝前已成行,头角殊几侪。
凭承先世泽,余荫如三槐。
珍重厚培植,新机在根荄。
春华各努力,翱翔将与偕。
勿为儿女态,别意强自排。
酒力不胜寒,烛影摇荒斋。
风云有时会,老眼为重揩。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
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
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
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
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
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
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
想见老眼明,精神方满腹。
感君循南陔,为我分旨蓄。
采兰馨满山,随手动盈掬。
一路送香来,随风到茅屋。
北堂嘉荫新,承以庭阶馥。
味此无声诗,白华共三复。
君赠我春兰,我酬君秋菊。
好花次第看,对酒意良足。
何时重细论,素心托空谷。
弥天涨海花漠漠,白昼闭门光闪烁。
鸟雀无声客不来,围炉自爱团圞乐。
昨日已占一尺盈,夜来更觉烈寒生。
平明启户失盆石,位置凹凸增峥嵘。
闲眄庭柯乍改碧,肥尽瘦枝多光泽。
就中老辣有番椒,白玉盘中火齐赤。
冲寒乘醉一登楼,放眼苍茫四望收。
但觉千山无近远,际天一白光浮浮。
犹忆归舟过牛渚,七日江头风雪阻。
漫谓南来气候殊,不比北地阴凝聚。
今年正讶冬不寒,枯草烧残万木干。
屈指交春余几日,上天忽作同云团。
闻道雪深蝻不子,三农预为明年喜。
世间氛孽除不尽,安得天公一汰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