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唐日观昶法和尚小山》
《在唐日观昶法和尚小山》全文
唐 / 空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哢汉家新。

见君庭际小山色,还识君情不染尘。

(0)
注释
看:欣赏。
竹:竹子。
花:花朵。
本国:自己的国家。
春:春天。
人声:人们的交谈声。
鸟哢:鸟儿的鸣叫声。
汉家:汉朝。
君:您。
庭际:庭院之间。
小山色:小山的景色。
情:情感。
不染尘:不被世俗污染。
翻译
欣赏着竹子和花朵,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这是我国的景象,人们的话语和鸟儿的鸣叫都充满了汉朝的新鲜感。
见到你家门前的小山景色,还能感受到你那份不沾染尘世的高洁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春天观赏自然景色的情境。"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哢汉家新"两句,通过对竹和花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之美好感到欣喜,同时也强调了这种美是属于本土文化的新的开始。这两句中,“本国春”、“汉家新”都带有深厚的民族情感。

"见君庭际小山色,还识君情不染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昶法和尚的小山居所的赞美,以及对其高洁品格的认可。这里,“小山色”指的是和尚居所周围自然之美,而“君情不染尘”则形象地描绘出和尚超脱世俗,保持心灵纯净的特质。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空海
朝代:唐

(774—835)一名遍照金刚,日本僧人。俗姓佐伯氏,生于赞歧国多度郡。幼习儒教,后转信佛法,22岁出家,投奈良大安寺习三论宗。德宗贞元二十年(804)随遣唐使入唐,拜长安青龙寺密宗阿阇梨惠果为师,得受胎藏、金刚两部大曼荼罗秘密法,又从般若三藏受学梵文。宪宗元和元年(806),携内、外典籍数百部返回日本,致力弘扬秘密法门,开日本真言一宗。文宗大和九年(835)逝世,谥称弘法大师。撰有佛学方面著作多种。所著《文镜秘府论》6册,专述六朝至唐初有关诗歌体制、音韵与对偶等方面理论,引用材料甚丰。
猜你喜欢

题郑侍郎岩隐(一作隐岩)十韵

朝退常归隐,真修大隐情。
园林应得趣,岩谷自为名。
野步难寻寺,闲吟少在城。
树藏幽洞黑,花照远村明。
海石分湖路,风泉递雨声。
性高怜散逸,官达厌公卿。
架引藤重长,阶延笋迸生。
青门无到客,紫阁有来莺。
物外身虽隐,区中望本清。
终难依此境,坐卧避钧衡。

(0)

陪(一作同)友人夏夜对月

后伏中宵月,高秋满魄齐。
轮移仙掌外,影下玉绳西。
蝉雀飞多误,星萤出自迷。
烦蒸惊顿绝,吟玩畏闻鸡。

(0)

塞上还答友人

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
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
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
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

(0)

寄何绍余

雁过君犹未入城,清贤门下旧知名。
风波冻马遥逢见,革橐饥僮尚挈行。
住在闲坊无辙迹,别来何寺有泉声。
芙蓉苑北曲江岸,期看终南新雪晴。

(0)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三首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
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
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纵飞。
树寒烟鹤去,池静水龙归。
暗榻尘飘满,阴檐月到稀。
何年灯焰尽,风动影堂扉。

(0)

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

仙侣无何访蔡经,两烦韶濩出彤庭。
人间若有登楼望,应怪文星近客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