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禅理的体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净的空间,那里的竹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幽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下来,"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周遭环境的赞美,那里的青翠山色甚至映照到了屋檐之上,而这种景象唤起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则是从禅理角度表达诗人对真理的理解和追求。这里的“ 圆通”指的是佛法中的一种修行状态,即心境通达无碍,而“ 无有象”则强调了这种状态无法用常规形态来捕捉,"圣境不能侵"进一步说明,这是一种高级的心灵状态,是尘世间的圣智也难以触及。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一句,诗人通过自称“吾兄”而非直呼其名,体现了一种亲昵与敬仰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朋友之法(修行方法或心得)的认同和赞美。"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则是说到了一种更为玄妙的境界,那里的香气不是人间的香,而是一种超然的、自然而然散发的香气;而“灵异识钟音”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境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与禅理体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清净、超脱尘世的心路历程。
点检东园花发未。蝶绕芳丛,馥馥香浮蕊。
买酒酬春君有地。不妨日涉聊成趣。
身世虚舟元不系。浮利浮名,是甚閒情味。
花下一杯方得意。人閒万事宜姑置。
髯将军,将之武,相之文。
文武长才不世出,将军兼之今绝伦。
阵法本天地,兵机侔鬼神。
八门遁丁甲,六花散风云。
楼船旌旆龙矫矫,云关金鼓雷磤磤。
水犀枝战悍鲸帖,陆兕出柙妖狐奔。
风尘澒洞翳日月,紫髯一拂开朝昏。
上马谈兵被裘带,下马降礼陈壶尊。
于乎昔人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将军之武平祸难,将军之文焕经纶。
髯将军,受斧钺,承华勋。
净除国妖雪国耻,制礼作乐归相天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