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太虚出鲁直所寄诗因次其韵》
《秦太虚出鲁直所寄诗因次其韵》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别子又春杪,幽怀谁与欢。

返复事远途,缭绕如理绵。

家山虽入眼,尚疑隔晨烟。

破闷得子诗,鸣鸡还到船。

追随日苦短,容易悲长年。

犹能共一辙,植足临天旋。

下泽政有味,万户自我捐。

唯有不舍心,常如俯奔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秦太虚出鲁直所寄诗因次其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心中满溢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别子又春杪”,点明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在春天的末尾,暗示了分别的伤感。接着“幽怀谁与欢”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无人可以分享这份深沉的情感。

“返复事远途,缭绕如理绵”两句,以行路的艰难比喻情感的复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而“家山虽入眼,尚疑隔晨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即使眼前是熟悉的景象,却依然感到遥远和模糊。

“破闷得子诗,鸣鸡还到船”两句,诗人通过读友人的诗来排解心中的郁闷,仿佛在鸡鸣声中,友人的关怀和鼓励如同船只般到达,给予他力量和慰藉。

“追随日苦短,容易悲长年”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无奈和悲伤。然而,“犹能共一辙,植足临天旋”一句,诗人又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共同前行的期待,即使道路崎岖,也能携手并进。

最后,“下泽政有味,万户自我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应保持乐观和坚韧。而“唯有不舍心,常如俯奔川”则以奔流不息的河水象征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强调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执着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其三

甘棠旧树几年馀,枝叶葱茏拂月衢。

长沙耆旧如相候,先向轺车看凤雏。

(0)

得周子善书问京师事及贱迹以绝句十首奉答·其六

人海茫茫万仞山,健夫争赴碧岩端。

跻攀分寸不得上,始信文场蜀道难。

(0)

忆武陵旧事·其三

两袖东风脸似霞,满怀红刺访侬家。

春莺错唱清平调,输却钗头缥蒂花。

(0)

临安刘子简以至元二年观光京师明年告归作诗送之

文昌殿古黑云低,光范门深白日迷。

逢掖有时甘引去,丈夫何事苦分携。

上林春去莺犹啭,南国晨征马不嘶。

多少忧端兼别恨,烟江何处觅缄题。

(0)

襄阳杨万户命道士祷雨有应

雨华旧说随车降,天意曾因决狱回。

铁甲将军今祷雨,玉壶方士解呼雷。

樊城麦穗千家熟,岘首秧苗几处栽。

感应玄机有如此,辕门新政亦佳哉。

(0)

江西袁庆远由郡博士为幕职再调潮州路经历徵诗送行

长松磥砢出霜林,不分儒官久陆沈。

岭外官资云路快,城南祖帐雪泥深。

红莲绿水无多事,翡翠明珠肯动心。

莫道皇都□□□,□□□□□□□。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