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巨石屹相冲,不道中江有路通。
几度跨羸行荦确,又成全室寄蓬笼。
遥看巨石屹相冲,不道中江有路通。
几度跨羸行荦确,又成全室寄蓬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远处眺望到巨石矗立在江边,似乎阻隔了中江的交通,不禁引发了他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他多次艰难地走过崎岖之路,试图寻找一条通往江中的路径。这样的经历使他感到像是将整个居室寄托于简陋的篷笼之中,寓言性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未知的期待。诗中通过巨石、江流和坎坷道路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探索未知的热情。
北人爱兰不易致,画兰直作真兰视。
吾叔立意恐雷同,一以纷糅蕴精粹。
天地古人皆非师,神全故坐形支离。
快笔如锥划纸碎,破花断叶含清飔。
閟阁时闻豹囊鼓,轻飏茶烟供香祖。
世间沈麝敢同焚,笔墨闻薰长不腐。
虚室题诗得数观,似同君子久盘桓。
薄劣虽惭谢车骑,愿将心事托芝兰。
双松夭矫凭潭起,定是卢师二龙子。
卢师死后无所归,觅父还窟带泥水。
尽吸东潭涸欲焦,并注此潭流不止。
此潭之龙向来懒,吝雨悭云灵未显。
一泓玦玦不出山,安有余滋及田畎。
双松久已承家风,遂使都人识者罕。
我亦年来万事慵,登山疲苶逢双松。
掀髯大笑投诗去,谡谡西庄在下风。
秋宵残月风萧萧,溪路纡曲山岧峣。
苍茫恍入白云去,一径直蹑天门遥。
骏马崎呕互高下,雄关睥睨干云霄。
顾我频年历长道,壮怀洒洒秋雯高。
惟有清寒助吟兴,仰看突兀心迢遥。
有时下马发长啸,日月回薄山动摇。
天都直上果可到,好瞻北极趋晨朝。
徙倚翻思尘世苦,身为形役徒奔劳。
却忘身即在尘世,谁见匹练流寒潮。
我昔经渔阳,振衣上杰阁。
回首春风颠,几度吹花萼。
蹲龙去天咫,怖鸽见人愕。
四禅云与齐,三乘尘莫著。
人海浩脚下,踏踏轮蹄错。
翘首睋乌蟾,光明金镜灼。
平地涌珍楼,有目俱仰瞩。
缅忆布金日,良工巧营度。
四围山青青,千里烟漠漠。
直拟妙高台,时沾香雨落。
谁欤运帚书,墨痕湿犹昨。
君居惭愧林,性与俗缘薄。
登临得佳趣,客况静于鹤。
凭高赋大篇,压倒青莲作。
正似遇崔颢,口噤手难拓。
哲弟妙词翰,苦思敢约略。
仿佛斗诗械,偏师互跳脱。
押韵比说偈,兹游乐莫乐。
纵教未同往,补和心亦足。
丈六接尺五,梵论信昭廓。
彼岸望非遥,慈航欣可托。
水观倘容登,庶惬雪山诺。
《和海住先生登蓟门独乐寺观音阁韵》【清·永珹】我昔经渔阳,振衣上杰阁。回首春风颠,几度吹花萼。蹲龙去天咫,怖鸽见人愕。四禅云与齐,三乘尘莫著。人海浩脚下,踏踏轮蹄错。翘首睋乌蟾,光明金镜灼。平地涌珍楼,有目俱仰瞩。缅忆布金日,良工巧营度。四围山青青,千里烟漠漠。直拟妙高台,时沾香雨落。谁欤运帚书,墨痕湿犹昨。君居惭愧林,性与俗缘薄。登临得佳趣,客况静于鹤。凭高赋大篇,压倒青莲作。正似遇崔颢,口噤手难拓。哲弟妙词翰,苦思敢约略。仿佛斗诗械,偏师互跳脱。押韵比说偈,兹游乐莫乐。纵教未同往,补和心亦足。丈六接尺五,梵论信昭廓。彼岸望非遥,慈航欣可托。水观倘容登,庶惬雪山诺。
https://shici.929r.com/shici/hVEc18MN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