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一拳多赝鼎,岩居此独见浑深。
并无人迹来空谷,疑有云容出远林。
已似山阳曾著论,不须梁父更成吟。
竹编茶灶依然好,引我遐心到惠岑。
几个一拳多赝鼎,岩居此独见浑深。
并无人迹来空谷,疑有云容出远林。
已似山阳曾著论,不须梁父更成吟。
竹编茶灶依然好,引我遐心到惠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倪瓒岩居图的意境。诗人以“几个一拳多赝鼎”开篇,巧妙地将观画者置于画面之中,仿佛那些奇石古鼎就在眼前,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与立体感。接着,“岩居此独见浑深”一句,点明了画面的核心——岩居,强调其浑然天成的深邃之美。
“并无人迹来空谷”,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孤独,空谷回响,似乎连脚步声都显得多余。而“疑有云容出远林”则在静寂中引入了一丝动态,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灵动。
“已似山阳曾著论,不须梁父更成吟”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自然与艺术的独到见解。
最后,“竹编茶灶依然好,引我遐心到惠岑”收尾,以竹编茶灶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也激发了读者对远方美好之地的向往,将整个画面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成功地将一幅岩居图的静美与诗人的哲思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又传达了对生活美学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