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含明月珠生腹,龙拥深云雨洒空。
莫向平田翻巨浪,直须点点尽朝东。
蚌含明月珠生腹,龙拥深云雨洒空。
莫向平田翻巨浪,直须点点尽朝东。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淳所作的颂古诗之一,以自然景象为喻,寓含哲理。首句“蚌含明月珠生腹”描绘了蚌孕育明珠的画面,象征着内在的智慧或美德在静默中孕育成长。次句“龙拥深云雨洒空”则借龙的形象,比喻高人隐士犹如云端之龙,他们的才情和德行如同云雨般洒落人间。
后两句“莫向平田翻巨浪,直须点点尽朝东”具有警示意味,劝诫人们不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掀起大波澜,而应如点点滴滴的水珠,朝着光明的方向,持续积累和努力,寓意着稳健前行和积善成德的人生智慧。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寓言色彩,富有深意,体现了禅宗的内省与修行之道。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
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
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濛。
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
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
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
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
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
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
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
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
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
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
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
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