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吹箫得仙双帝子,宅门敕牌金书字。
又不闻马家堂宇色未昏,宅门题作奉诚园。
古来将相多高第,今不为园即为寺。
吾观黄歇相楚时,岂意异时真似此。
晚周诸国势相倾,齐赵信陵争下士。
何术能令楚复强,三千宾客多珠履。
一旦不谋毋望人,身亡家破神朱英。
嗟乎养士漫如许,得失何异一老兵。
吴墟索莫故城在,庭殿但闻钟磬声。
猿哀鹤怨松风里,遗恨江流终未平。
君不闻吹箫得仙双帝子,宅门敕牌金书字。
又不闻马家堂宇色未昏,宅门题作奉诚园。
古来将相多高第,今不为园即为寺。
吾观黄歇相楚时,岂意异时真似此。
晚周诸国势相倾,齐赵信陵争下士。
何术能令楚复强,三千宾客多珠履。
一旦不谋毋望人,身亡家破神朱英。
嗟乎养士漫如许,得失何异一老兵。
吴墟索莫故城在,庭殿但闻钟磬声。
猿哀鹤怨松风里,遗恨江流终未平。
这首诗《君山》由宋代诗人袁默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士人培养的思考。
开篇“君不闻”两句话,以“吹箫得仙双帝子”和“马家堂宇色未昏”两个典故,引出对历史中将相显赫、士人得遇的故事的感慨。接着,“古来将相多高第,今不为园即为寺”两句,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士人命运变迁的深思。
“吾观黄歇相楚时,岂意异时真似此。”通过引用黄歇辅佐楚国的历史,进一步强调了士人对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接下来,“晚周诸国势相倾,齐赵信陵争下士”两句,描绘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激烈场面,以及士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何术能令楚复强,三千宾客多珠履。”这两句赞美了黄歇凭借三千宾客的智谋和力量使楚国再度强大。然而,“一旦不谋毋望人,身亡家破神朱英。”则通过朱英的悲剧,警示了士人的命运往往难以预料,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不幸。
“嗟乎养士漫如许,得失何异一老兵。”诗人感叹于培养士人的不易,却往往难以预测其最终的成败。最后,“吴墟索莫故城在,庭殿但闻钟磬声。猿哀鹤怨松风里,遗恨江流终未平。”以吴地的荒凉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士人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士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士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