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袁起岩送示郡沼双莲图》
《次韵袁起岩送示郡沼双莲图》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珠渊玉水折方员,涌出双莲照酒边。

压倒小湖三级草,增光后沼两重莲。

苕华名字元相并,桃叶根株本自连。

好把吴歈翻楚些,杨荷新曲胜当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uányánsòngshìjùnzhǎoshuānglián
sòng / fànchéng

zhūyuānshuǐzhéfāngyuányǒngchūshuāngliánzhàojiǔbiān

dǎoxiǎosāncǎozēngguānghòuzhǎoliǎngzhònglián

tiáohuámíngyuánxiāngbìngtáogēnzhūběnlián

hǎofānchǔxiēyángxīnshèngdāngnián

注释
珠渊玉水:比喻清澈如玉的泉水。
折方员:形容泉水弯曲成圆形。
三级草:形容草丛密集。
吴歈:吴地的歌谣。
楚些:楚辞的一种体裁。
杨荷新曲:新创作的杨柳歌曲。
翻译
明珠般的清泉弯曲如圆盘,映照在酒杯边的两朵莲花上。
它们的美超越了小湖的三级草丛,增添了后池塘两重莲花的光彩。
苕华和桃叶本就同名相伴,它们的根系相连。
让我们用吴地的歌谣翻唱楚辞,新编的杨荷新曲更胜过往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好友袁起岩赠送的郡沼双莲图所作的和韵之作。诗中以珠渊玉水比喻池塘的清澈,描绘了双莲从水中脱颖而出的景象,犹如明珠照耀在酒杯之侧,显得格外生动。诗人赞美莲花的气势,认为它们甚至超过了小湖的三级草,增添了后沼的双重光彩。

"苕华名字元相并",这里借用了苕华和桃叶的典故,暗示双莲的美丽和高雅,如同苕华和桃叶的并蒂开放。最后,诗人鼓励将这幅画中的美景转化为音乐,用吴歈(吴地的歌曲)或楚些(楚地的歌谣)的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认为新曲比当年的更胜一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双莲的喜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和张元明食生荔子

五月麦秋闽岭寒,岭头风雨荔子丹。

旧从图画见眉目,何曾生食知甘酸。

天生尤物亦甚悭,路远致之良复难。

宫中妃子一破颜,犹须驿骑来长安。

绛纱囊小欣乍识,晚上苏台醉瑶席。

人如玉笋擘轻红,诗似春云惊坐客。

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

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

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

万里泸戎摘荔枝,一生辛苦无人知。

(0)

湖上杂赋三首·其二

山边骑马醉王孙,湖里撑船晚过门。

寄语金丸莫轻弹,我无花鸭解人言。

(0)

次韵相之和李子至寻梅诗

江南洛社各天涯,何事高人亦见思。

句法风流云烂漫,旅情飘泊燕差池。

樽前病骨难供醉,花下枯藤可强枝。

莫唤孤山林处士,扬州何逊自能诗。

(0)

资国巨松伐为东观材

文字初离五阨馀,缃囊缥帙秘新储。

何人合在天东壁,十八公堪作校书。

(0)

数日秋暑不复可堪马上作此

江上丰隆酝秋热,老病摧颓可堪说。

人行落日生黄尘,马畏长涂汗流血。

君看此处安得诗,空学吴牛喘残月。

北风何日挂驼裘,长啸灞桥驴上雪。

(0)

韦深道寄苕霅舟中六言五首·其四

满眼红妆迎笑,昔年游客经行。

忽得风前丽句,似闻蓬底波声。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