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柱亭》
《无柱亭》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结茅在何处,为屋岂无柱。

山前巉岩石,四方适中度。

谁知屋下人,其心亦无柱。

悠然寄此间,自得无生路。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柱亭》,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通过这首诗,沈辽以“无柱”为题,巧妙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结茅在何处,为屋岂无柱”,开篇即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问世间万物是否都有其存在的根基或支撑。接着,“山前巉岩石,四方适中度”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岩石屹立,四面均衡,象征着自然界的稳定与和谐。

“谁知屋下人,其心亦无柱”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将“屋下人”的内心比作“无柱”,寓意人的内心世界同样需要某种支撑或信念。这里的“无柱”并非指缺乏支撑,而是指内心的自由与独立,不依赖外在的物质或形式来定义自我价值。

后两句“悠然寄此间,自得无生路”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出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中找到自我实现和满足的境界。这里的“无生路”并非指没有出路,而是强调了通过内心的探索与理解,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实现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平衡,以及对“无柱”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展现了沈辽对于人生意义和内心自由的独特见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导读者思考内在与外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六合县相僧

门外江南道,潇然谁与同。

禅心达生死,道眼识穷通。

聊为机缘起,悬知色相空。

有人真勇退,不到急流中。

(0)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其二

三年巽亭上,看尽洛中山。

山亦为君好,朝昏图画间。

那知张季鹰,高兴不可攀。

忽见秋风起,东随洛水还。

(0)

邓季明挽词三首·其三

道人于世已忘名,相府闻风眼自青。

险韵旧联韩子句,直词今称蔡邕铭。

壁间玉唾情何厚,梁上银钩墨尚馨。

只尔便知君不朽,岂缘中说载元龄。

(0)

和李舍人留题泛碧斋

山脚回环插远浔,碧琉璃上玉为岑。

共怜采鹢风前试,正值沧波雨后深。

应为莼鲈轻去国,遂令胡越尽同心。

济川此去为舟楫,也念江湖有陆沉。

(0)

再和李伯纪舍人韵

时来将相宁有种,卫青故是民家奴。

悬鹑未用叹岁恶,阔网近喜除官逋。

本无得丧任失马,但有言说皆陈刍。

从公一饮百壶尽,醉倒不知谁谓吾。

(0)

木香花二首·其二

直自江梅堕雪英,便迟幽艳到清明。

杨花著地香初破,乞与愁人一解酲。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