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石门岩上的夜宿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这两句表达了早晨摘取园中的兰花,但因害怕即将到来的霜冻而停止。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界细腻感受和深沉情怀。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暝指的是夜色渐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云端宿营,与石头上的月光为伴的意境。这既展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这两句通过对鸟鸣声和树叶落下声音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把握。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诗人在此强调了自己对于各种不同声音的欣赏和聆听,这些声音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清晰而明亮,显示出诗人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美好感知的深度。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之美,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装饰或赞美,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享受对象。芳醑(美酒)也没有人与他共同品味,这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到来的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失望,阳光照耀在石门之上,而美人却未出现,这种期待中的孤独感和无尽的等待,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在的情操。
天涯独客久不归,昼思夜梦如无依。
岂知碛雁有常候,秋南春北来去飞。
一行乍见落日远,数声或度重云迟。
去年江淮水淹溢,十室九户民苦饥。
心知稻粱谋不易,嗟尔何处衔芦肥。
幸因地暖避冰雪,得返朔塞鸣毋悲。
东风二月花发时,走马亦有游侠儿。
酒垆饮罢出门笑,弓箭在腰何所之。
袑衣谁家郎,银鞍骑大马。
新从河朔来,血战太行下。
主帅丹旐归,脱身就里社。
妖氛缠牛斗,江介无片瓦。
将母岂不遑,豺狼嗥中野。
怪子何淹留,清泪堕杯斝。
欢场易荒忽,扁舟实潇洒。
落日照行营,长淮哀湍泻。
赠言尚慎旃,古道今已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