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登高选胜游,异时歌舞此中收。
风尘日上龙山帽,月色初分庾亮楼。
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
逢迎少暇成高会,只愧无能抗督邮。
何处登高选胜游,异时歌舞此中收。
风尘日上龙山帽,月色初分庾亮楼。
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
逢迎少暇成高会,只愧无能抗督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登临丛台的场景与心境。首联“何处登高选胜游,异时歌舞此中收”,开篇即点出登高之意,同时暗含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仿佛往昔的欢歌笑语在此刻被重新拾起,引人遐想。颔联“风尘日上龙山帽,月色初分庾亮楼”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色巧妙融合,龙山帽与庾亮楼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空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与当下的感慨。
颈联“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则转为对友情与自然的颂扬。白衣象征着友人的到来,为这秋日的聚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喜悦,而黄叶则常被用来表达秋天的萧瑟与哀愁,此处却以之衬托出相聚的欢乐,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逢迎少暇成高会,只愧无能抗督邮”表达了诗人对于聚会时光短暂的惋惜以及对未能尽兴的歉意。督邮,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难以摆脱的公务或责任,暗示了诗人虽有心享受此刻的欢聚,但现实的束缚却难以完全释放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