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濑船。
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
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
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濑船。
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
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标题为《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文学艺术的追求。
“絮飞春减不成年”一句,诗人借用春天花瓣纷飞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接着,“老境同乘下濑船”则是诗人在暮年与友人共游西湖的场景描写,通过“下濑”一词,更增添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蓝尾忽惊新火后”,这里的“蓝尾”指的是鸟儿,“新火”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或者某种新的生活信号。诗人捕捉到了这种瞬间的美妙,显现了他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遨头要及浣花前”,诗人急于赶上去欣赏那即将开放的花朵,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
“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两句,首先赞誉了一位来自山西的老将军,其诗歌才能堪称无敌;随后,又提到了洛阳一带的书生,他们的话语更加优美。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各地才子佳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前往北山去探访两位隐逸士人的愿望。在这里,他还用到了“画桡鼍鼓聒清眠”,这种意境描写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游的记叙,以及对友人文学才能的赞赏,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昆崙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
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因君试求出师路,孟津白马应如故。
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颇闻卢龙已数尽,复道飞狐合屯戍。
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君归解鞍藉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
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参旗方下扫。
人生不自怜,坐受外物械。
荣华难把玩,俄顷皆变坏。
山栖亦何有,耳目差旷快。
秋郊多烈风,夜壑起松籁。
初闻尚萧瑟,髣髴听严濑。
忽如倒巨浸,便欲翻大块。
又疑楚汉战,澒洞更胜败。
不然六月雨,雷电奔百怪。
三更势稍敛,铁马归入塞。
孰能从吾游,洗汝胸次隘。
君不见赘翁退隐真皇时,茧室遗名星日垂。
虽无豪士千车送,不愧高人一锸随。
又不见贞观故人有王显,抵老摧颓不作茧。
一时戏语今尚传,人生穷达谁能免。
茧庵知君出游戏,寿过期颐乃常事。
青松手种三千本,会看半空翻鼓吹。
人老则衰君不然,快泻玉船鲸吸川。
钓璜远祖应相似,八十方为筮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