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锦操刀未勒勋。伐毛洗髓又纷纭。
火烧木佛求灵骨,肠断巫猿悟脆身。
生死事,过来人。五年巡狩记环循。
弹丸蕞尔江东窄,三割终须一掷沦。
制锦操刀未勒勋。伐毛洗髓又纷纭。
火烧木佛求灵骨,肠断巫猿悟脆身。
生死事,过来人。五年巡狩记环循。
弹丸蕞尔江东窄,三割终须一掷沦。
这首诗《鹧鸪天·疝气发,入玛丽医院割治》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现代医疗手术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人的抒情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生死以及个人经历的独特感悟。
首句“制锦操刀未勒勋”,借用古代织锦时用刀裁剪的场景,比喻医生在手术台上的技艺与决断,但并未直接取得功勋或荣誉,暗示了医术的高超与医者的不易。
“伐毛洗髓又纷纭”一句,运用了道家修炼中的术语,形象地描绘了手术过程中的复杂与艰难,同时也暗含了对身体与精神双重层面的深刻思考。
“火烧木佛求灵骨,肠断巫猿悟脆身”这两句,通过佛教和神话的元素,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木佛被火烧,象征着物质世界的虚幻;巫猿悟到生命的脆弱,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
“生死事,过来人”则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深刻体验与领悟,强调了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五年巡狩记环循”一句,以古代帝王巡游的典故,比喻诗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成长的过程。
最后,“弹丸蕞尔江东窄,三割终须一掷沦”将个人的生命比作微小的弹丸,在有限的空间内经历了多次手术(三割),最终归于终结。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个人经历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口古雄镇,是我钓游乡。
大江日夜东去,山色郁葱葱。
著屐来登北固,回望金焦两点,宛在水中央。
頫仰发长啸,意气自飞扬。一弹指,今古事,几沧桑。
论兵作赋,谁更相约醉千场。
何意轮君游历,更遣虎头兴发,四壁素绡张。
绝似米家画,云海接苍茫。
昆弋名辈今已稀,秦腔三十年来尚。
高弦急板声犹悲,吹律微畏北风?。
空舲老人侯生曲,颇详叙述知泛旺。
南人新贵五月仙,北人自喜天明亮。
嗟予快耳实非知,止似文章爱奔放。
荒城作客乐官拙,有耳甘聋目甘䁁。
舍中无事弦索鸣,堂上伊忧谁最强。
异哉李子尔何才,独坐乌乌能揣状。
天生长颈必有谓,日日羁禽转哀吭。
自言师法极矜夸,似恃乡愚恣欺诳。
摇头顿足了不惭,听者颇亦嗤其妄。
我思此意正堪伤,寂寂谁能且复狂。
善书殿体必贵人,行看飞去九天上。
不愁持笏作参军,刺史帘前事吟唱。
岛夷频不静,玉节远何之。
誓清万里寇,敢惮一身危。
闽卒精风候,吴儿惯水嬉。
黄头纷百队,白羽扬千旗。
击鼓灵鼍应,挥戈海若随。
龙惊冬不蛰,鲛畏昼停丝。
昨夜波朝怒,中宵云雾披。
天澄镜光发,风嫩縠纹滋。
邹衍瀛洲数,庄生秋水词。
乾坤元莽阔,人世自牵羁。
已傍渔山泊,还寻马迹期。
日升看晷转,途变识针移。
双屿厓门险,半洋礁石奇。
从来惟贼路,今日有王师。
待献经营绩,三山勒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