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星当户,眉月分心,罗屏绣幕围香。
歌缓□□,轻尘暗簌文梁。
秋桐泛商丝雨,恨未回、飘雪垂杨。
连宝镜,更一家姊妹,曾入昭阳。
莺燕堂深谁到,为殷勤、须放醉客疏狂。
量减离怀,孤负蘸甲清觞。
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
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
春星当户,眉月分心,罗屏绣幕围香。
歌缓□□,轻尘暗簌文梁。
秋桐泛商丝雨,恨未回、飘雪垂杨。
连宝镜,更一家姊妹,曾入昭阳。
莺燕堂深谁到,为殷勤、须放醉客疏狂。
量减离怀,孤负蘸甲清觞。
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
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
这首词作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声声慢·其四》。从词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闺阁情怀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春星当户,眉月分心,罗屏绣幕围香。"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春夜的星辰如同门扉,将室内外隔绝开来;眉月则是比喻女性美好的形象,它分割着心扉,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罗屏和绣幕都是古代华丽的装饰,它们围绕着香气,营造出一个既豪华又温馨的空间氛围。
"歌缓□□,轻尘暗簌文梁。" 这里“歌缓”二字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歌唱节奏,而后面的“轻尘暗簌文梁”则描绘了屋顶上的尘埃随风轻轻飘落的情景,给人一种时间静好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秋桐泛商丝雨,恨未回、飘雪垂杨。" 秋天的桐树在细雨中仿佛像是洒下了商人的丝线,这种比喻生动地描绘出秋日的萧瑟感。接着“恨未回”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飘雪垂杨”则是用来形容树枝上的叶子随风摇曳,宛如飘落的雪花,这里可能隐喻着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连宝镜,更一家姊妹,曾入昭阳。" 这几句提到了“连宝镜”,在古代是一种装饰华丽的镜子,而“更一家姊妹”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或追忆。后面的“曾入昭阳”可能是在回忆过去某个时刻的场景,昭阳作为一个地名,在这里更多的是用来烘托气氛。
"莺燕堂深谁到,为殷勤、须放醉客疏狂。" 莺燕堂是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这里“堂深”形容其深邃,而“谁到”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后面的“为殷勤”表达了一种迫切的情感,而“须放醉客疏狂”则是在劝酒,希望在欢乐中忘却烦恼。
"量减离怀,孤负蘸甲清觞。" 这里“量减离怀”可能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别之情也渐渐淡去,而“孤负蘸甲清觞”则是在形容一种孤独感,其中“蘸甲清觞”是一种古代的酒具,这里的意境是寂寞中品味着清凉的美酒。
"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 “曲中”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宴席或是某种私密空间,而“倚娇佯误”则形容一种柔和而略带羞涩的情态。“算只图”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一顾周郎”则是在提及历史上的美男子周朗,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位心仪之人。
"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 这最后几句诗中,“花镇好”形容的是春天的景色,而“驻年华”则是在说美好的时光应被珍惜。“长在琐窗”可能是在表达希望这些美好能够长久地留存在心中,就如同那些小巧精致的窗棂一样。
这首词作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