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堂罗荐陈,妙妓命燕秦。
蛾眉疑假黛,红脸自含春。
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
齐竽不可厕,空愿上龙津。
小堂罗荐陈,妙妓命燕秦。
蛾眉疑假黛,红脸自含春。
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
齐竽不可厕,空愿上龙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奢华的宴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歌舞表演的盛况。首句“小堂罗荐陈”点明了宴会的地点和布置,暗示了环境的雅致与豪华。“妙妓命燕秦”则直接引入了主角——两位来自燕、秦两地的佳丽,她们的技艺高超,是宴会的焦点。
接下来,“蛾眉疑假黛,红脸自含春”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佳丽们的美丽容貌。蛾眉仿佛是精心描画的,红脸自然散发出春日般的温暖与生机,形象地表现了她们的美貌与活力。
“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描绘了舞蹈与歌唱的场景。合舞时,舞者们如同雪花般轻盈旋转,分歌时,歌声飘落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妙的艺术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舞者的技艺,也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最后,“齐竽不可厕,空愿上龙津”两句表达了对佳丽们才能的赞赏和对更高成就的期待。齐竽,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普通或平庸的技艺;“不可厕”意味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强调了佳丽们技艺的卓越;“空愿上龙津”则寄托了对她们未来能获得更大成功、达到更高艺术境界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佳丽们才艺的赞美,展现了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才艺的重视与推崇。
野树昏鸦归尽,素烟如练,低罩平芜。
断壁飞楼,红翠似有还无。
女墙矮、月笼粉雉,娃馆静、尘暗金铺。
问清都。
广寒仙子,别后何如。
愁予。
十年梦境,浅歌短酒,总是欢娱。
寂寞秦郎,不堪离镜照鸾孤。
记曲径、共携素手,向闲窗、频捻吟须。
怕西湖。
少年游伴,说著当初。
藏莺院静,浮鸭池荒。
绿阴不减红芳。
高卧虚堂。
南风时送微凉。
游鞯践香未遍,怪青春、别我堂堂。
闲里好,有故书盈箧,新酒盈缸。
只怕吴霜侵鬓,叹春深铜雀,空老周郎。
弱絮沾泥,如今梦冷平康。
翻思旧游踪迹,认断云、低度横塘。
离恨满,甚月明、偏照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