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面壁须忘壁,到了忘时又著忘。
忘与不忘真体见,山风吹动薜萝裳。
九年面壁须忘壁,到了忘时又著忘。
忘与不忘真体见,山风吹动薜萝裳。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湛若水所作,名为《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其四)面壁亭》。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面壁亭的感悟,通过“九年面壁须忘壁,到了忘时又著忘”这两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面壁”为喻,象征长时间的修行或思考,强调了超越表面形式、达到内心真正领悟的重要性。接着,“忘与不忘真体见”进一步阐述了在忘却与记忆之间的平衡,是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所在。最后,“山风吹动薜萝裳”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寓意着真理如同山风般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修行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