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书青鸟忽飞临,纸上淋漓一颗心。
跃跃真由君挖出,怦怦直为我呻吟。
包含沧海容流量,迸发啼鹃带血音。
昔未全窥今细审,孤灯永夜泪沾襟。
衔书青鸟忽飞临,纸上淋漓一颗心。
跃跃真由君挖出,怦怦直为我呻吟。
包含沧海容流量,迸发啼鹃带血音。
昔未全窥今细审,孤灯永夜泪沾襟。
这首诗《夜读晓因日记遗稿志悼》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诗中以“衔书青鸟”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青鸟传信的典故,引出对亡者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纸上淋漓一颗心”,形象地描绘了亡者生前的情感与思想,如同倾注在纸上的泪水,深沉而真挚。
“跃跃真由君挖出,怦怦直为我呻吟。”这两句通过内心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亡者情感的深切共鸣,仿佛亡者的心声直接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包含沧海容流量,迸发啼鹃带血音。”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亡者的情感比作大海的容量,丰富而深邃;同时,啼鹃的叫声被赋予了血的色彩,进一步强化了哀伤与痛楚的氛围。
最后,“昔未全窥今细审,孤灯永夜泪沾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者日记中未完全理解或未深入探究的部分,在此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在孤独的夜晚,借着一盏孤灯的微光,诗人的眼泪悄然滑落,这不仅是对亡者的悼念,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释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与悼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
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
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
诮恼损情悰。
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
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
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
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
口儿里、道知张陈赵。
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
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
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
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过韶阳,璿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
吾皇。
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
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
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
鹓行。
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
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
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
遥山变色,妆眉淡扫。
目极千里,闲倚危樯回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
念何处、韶阳偏早。
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
追思往昔年少。
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
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
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
对好景良辰,皱著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
当时事、一一堪垂泪。
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
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
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