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
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
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
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
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
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
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
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
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
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
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
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
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
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
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
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边塞的萧瑟气氛。"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则通过对比音色的差异,表达了边塞军乐的悲凉与孤寂。"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展示了战乱后的废墟和自然界的荒凉。"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则描绘了一种无尽的旅途和茫茫人烟。
"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通过对比沙尘暴雨与小鸟鸣叫之间的对照,表现了边塞的荒凉与生命力。"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则描绘了一种战争后的和平场景,马儿返回了牧地,人们也重新开始耕作。
"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一方面展示了战争后期的宁静另一方面又通过牛羊聚集和军中角声的对比,表现出一种不安与紧张相结合的情绪。最后"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则是诗人对于往昔汉朝盛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中的荒凉边塞景象所激发出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毁灭与生命力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古代边塞生活的悲壮与苍茫,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