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江州孙膳部归阙兼寄承旨侍郎》
《送江州孙膳部归阙兼寄承旨侍郎》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江为郡鬓成霜,淮海相逢共黯伤。

放逐翰林同李白,蹉跎郎署是冯唐。

才名各负诗千首,离别无辞酒一觞。

归见鳌头如借问,为言枨也减刚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āngzhōusūnshànguīquējiānchéngzhǐshìláng
sòng / wángchēng

jiǔjiāngwèijùnbìnchéngshuānghuáihǎixiāngfénggòngànshāng

fàngzhúhànlíntóngbáicuōtuólángshǔshìféngtáng

cáimíngshīqiānshǒubiéjiǔshāng

guījiànáotóujièwènwèiyánchéngjiǎngāngchá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江州孙膳部归阙兼寄承旨侍郎》。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

首句“九江为郡鬓成霜”,以景开篇,九江指的是长江流域的九个江口地区,而“鬓成霜”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心中的苍凉。接着,“淮海相逢共黯伤”,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的相遇,共同感受着离别的悲哀。

“放逐翰林同李白”一句,通过提及唐代大诗人李白,强调了诗中所送之人的文学才能和自由不羁的个性。紧接着,“蹉跎郎署是冯唐”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才华横溢、不为世俗羁绊的形象。

“才名各负诗千首,离别无辞酒一觞”,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赞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壮志未酬、离别依依的情怀。末尾两句,“归见鳌头如借问,为言枨也减刚肠”则是诗人对于即将告别的朋友所表达的一种温馨关切和对友情深厚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女冠子

簇花团锦。中有神仙流品。翠鬟翘。

绣屐笼纤趾,罗裙束细腰。

一声歌宛转,千种态妖娆。借问胡麻熟,肯相邀。

(0)

拟花间十八首·其七醉花间.毛文锡

羞相见。恰相见。相见生烦怨。

无语只低头,泪洗芙蓉面。

昔去柳依依,今来多雪霰。

知否玉楼人,容色随年变。

(0)

浣溪沙.雪后登台写望

雪外楼台玉几重。六街镫火澹连空。

斜阳到海不成红。

过鸟影迷深浅雾,归帆梦引去来风。

倚栏人在镜奁中。

(0)

浪淘沙.竹窗坐雨,适检得内子雨中寄怀旧作,因填是解示之

竹泪雨斑斑。绿上阑干。西亭展却水云宽。

画出潇湘秋意思,一雁初还。小枕夜香残。

消尽悲欢。笼鸳翠被怨新寒。

知否一般银烛底,人隔重山。

(0)

浣溪沙·其二

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更相宜。

几堆红树压芦埼。

大好年光须酒送,小颓风范与鸥期。

西湖虽好不须题。

(0)

杨柳枝·其四

雪絮相和减却春。楼台白日断歌尘。

金鞭分道长楸去,莫笑章台旧舞人。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