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竹寿邓玄度》
《咏竹寿邓玄度》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淇园春暖龙孙长,抽出仙人绿玉杖。

遥天一夕风雨来,森森碧干排云上。

挹露笼烟翠万重,琅玕戛戛紫苔封。

迎来曾作并州马,飞去应为葛水龙。

忆昨淩霜楚江曲,劲骨萧疏削寒玉。

柏台薇省借清阴,孤芳占尽潇湘绿。

柔条弱草徒纷纷,何可一日无此君。

凭将百尺青鸾尾,为扫江湖万顷云。

(0)
鉴赏

这首诗以“咏竹寿邓玄度”为主题,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诗中描绘了淇园春日里竹子生长的景象,以及竹子在风雨中的坚韧与挺拔,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生命力。

首句“淇园春暖龙孙长”,以“龙孙”比喻新生的竹笋,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淇园中竹子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抽出仙人绿玉杖”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仙人的绿玉杖,赞美其高雅脱俗之美。

“遥天一夕风雨来,森森碧干排云上”两句,通过风雨的侵袭,进一步凸显了竹子的坚韧不屈。风雨过后,竹子依然挺立,其碧绿的枝干直插云霄,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挹露笼烟翠万重,琅玕戛戛紫苔封”描绘了竹子在清晨露水和薄雾的笼罩下,翠绿一片,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而紫苔的点缀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朴之感。

“迎来曾作并州马,飞去应为葛水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竹子过去与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寓意着竹子如同并州马般勇猛,又如葛水龙般自由飞翔,象征着竹子的坚韧与自由精神。

“忆昨凌霜楚江曲,劲骨萧疏削寒玉”回忆了竹子在严冬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其坚韧的骨质如同寒玉般晶莹剔透,展现了竹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柏台薇省借清阴,孤芳占尽潇湘绿”则赞美了竹子在清幽环境中独享绿意,如同孤芳自赏,彰显其高洁的品质。

最后,“柔条弱草徒纷纷,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对竹子的敬仰之情,认为在众多植物中,唯有竹子最为珍贵,不可一日缺少。

“凭将百尺青鸾尾,为扫江湖万顷云”以青鸾尾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竹子的力量,清除世间的一切烦恼与困扰,展现出竹子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融合。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此日成长别,茫茫度几秋。

湘潭今夜月,惆怅独登楼。

(0)

春江曲

玉树绿沈沈,流莺啼满林。

春波摇不定,真可比郎心。

(0)

竹树图

白石沧波野自宜,岁寒心事晚犹迟。

萧萧野影疏疏叶,吹尽秋风君不知。

(0)

哭友人

诗学南庠旧有名,上游连业尽蜚英。

伤情一夜西风急,吹散吾伊作些声。

(0)

咏怀二首·其二

我有盘龙镜,烱烱凝清光。

亦有高阳剑,秋水淬锋铓。

欲携赠知己,感慨意难忘。

但恐岁月晚,抱此徒悲伤。

(0)

一片秋光素如练,满山黄叶霜初染。

斯人巾履晋风流,松竹閒依白云敛。

筇杖儿童不暂离,笔床茶灶相追随。

好似柴桑陶靖节,归来孰与同襟期。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