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潮水化虫沙,两岸垂杨噪乱鸦。
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莫思后事悲前事,且向天涯到海涯。
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
吴江潮水化虫沙,两岸垂杨噪乱鸦。
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莫思后事悲前事,且向天涯到海涯。
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复杂情感。
“吴江潮水化虫沙”一句,以壮观的潮汐将微小的沙粒带入视野,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同时也暗示着社会动荡不安。紧接着,“两岸垂杨噪乱鸦”则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与喧哗混杂并存的画面,通过垂柳和叫嚷的乌鸦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受。
“舟子鱼羹分宰相”和“路人麦饭进官家”两句,则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描写。船夫与高官分享着同样的食物,行人们则将自己的粮食送入官府,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权力和财富分配的批判态度。
“莫思后事悲前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无奈与忧虑,而“且向天涯到海涯”则是鼓励自己要放眼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自由。
最后,“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两句中,诗人在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中,又发现了自然界中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美,如同路边的荷花,给予了心灵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