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城连寺,巉岩石抱亭。
洞虚云气白,厓断草痕青。
宝匣封宸翰,珠花络藏经。
回翔不觉晚,归马傍春星。
窈窕城连寺,巉岩石抱亭。
洞虚云气白,厓断草痕青。
宝匣封宸翰,珠花络藏经。
回翔不觉晚,归马傍春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寺庙景象。首联“窈窕城连寺,巉岩石抱亭”以“窈窕”形容寺庙与城墙相连的景致,既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也暗示了其与外界的隔绝感;“巉岩”与“抱亭”则描绘出山石环绕亭台的壮丽景象,凸显了寺庙所处环境的险峻与独特。
颔联“洞虚云气白,厓断草痕青”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洞虚”与“白”、“厓断”与“青”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云雾的洁白与悬崖的苍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颈联“宝匣封宸翰,珠花络藏经”转而聚焦于寺庙内的文化与宗教元素。这里,“宝匣”象征着珍贵的文物或典籍,“宸翰”则是帝王的手迹,显示出寺庙内收藏的宝贵文献和艺术品。“珠花络藏经”则描绘了装饰精美的佛经,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
尾联“回翔不觉晚,归马傍春星”表达了诗人游览寺庙后的感受。在欣赏美景与文化的过程中,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夜幕降临,诗人仍沉浸其中,不愿离去。最后,他骑着归马,伴着春夜的星辰,缓缓离开,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庄严,也传达了诗人对文化和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