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夏太常竹》
《题夏太常竹》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冉冉云烟堕墨池,隔窗疏影弄参差。

清卿老去风流在,得见当年第一枝。

(0)
鉴赏

这首明代倪岳所作的《题夏太常竹》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在墨池中的倒影,以及窗外竹影的参差错落之美。诗中运用了“冉冉”、“堕墨池”、“隔窗”、“疏影”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与光影变化。

“冉冉云烟堕墨池”,开篇即以“冉冉”形容云烟轻柔缓慢地飘落,巧妙地将云烟与墨池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不仅描绘了竹影在水面上的倒映,也暗示了竹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隔窗疏影弄参差”,进一步描述了竹影透过窗户,于室内空间中舞动的情景。这里的“疏影”既指竹叶稀疏的光影,也暗喻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弄参差”一词,诗人赋予了竹影动态感,仿佛它们在室内空间中自由舞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清卿老去风流在”,这一句借用了“清卿”(清雅之士)的形象,表达了即使竹子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其风骨和魅力依然不减。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寓意了人应如竹一般,无论年岁如何变迁,都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优雅的姿态。

“得见当年第一枝”,最后一句则以“第一枝”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强调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这句话暗示了竹子不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纯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及其光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崇尚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咏物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数日无酒饮

数日无酒饮,閒居谁与娱。

岂惟情怀恶,颇觉文字枯。

乃知古贤达,饮酒恒有道。

陶然乘运化,混混忘机巧。

举世桃李花,松柏摧为薪。

泰华忽破碎,枭獍称鸾麟。

如何今之人,有酒不肯饮。

颦蹙终其身,岂不愚亦甚。

(0)

岁暮南归留别萧翀诸友

旅寐不能旦,披衣坐床帷。

屋角晓色动,鸟鸣已多时。

起坐出庭际,云物正华滋。

残雪未尽消,群山郁参差。

即此念故园,焉得不怀思。

岂曰无尊酒,足以欢相持。

矧属岁运周,返驾固其宜。

理策望前路,揖君从此辞。

穷檐有稚子,但讶归来迟。

(0)

暮抵丰城途中偶述

江上扬舲趁晚风,隔窗烟雾昼濛濛。

芦花寒映平沙白,枫叶时兼落照红。

自分疏狂成傲吏,敢言流俗笑愚公。

终当脱却樊笼去,一棹长歌笠泽东。

(0)

太宜人卧病兼程夜归

何事促归心,孤舟入夜深。

霜飞北堂冷,日薄西山阴。

坐久时长啸,愁来还独吟。

每思断机训,不觉泪沾襟。

(0)

雨后自都门赴昌平途中览胜漫赋

秋郊晨出雨初晴,马首燕山入汉清。

紫塞北临千里碛,玉河南绕九重城。

汉家陵寝风云护,昭代山河日月明。

晚向昌平一回首,腾腾王气拥神京。

(0)

十二时慢.蟋蟀

问古今,閒愁有几,长与秋来相惹。

到月暗、梧桐疏影。木叶泠泠初下。

便遣清宵,都无万感,犹自难消夜。

偏旁砌、侧近西窗,冷絮閒叨,不管残镫花灺。

从伊谁,问知幽恨,长在眉梢萦挂。

似诉风凄,如悲露冷,斗转银河泻。

莫念人幽悄,殷勤特相慰藉。

不分明,伤心句里,听得又还争差。

待拥孤衾,灭镫塞耳。可放离忧罢。

未多时更被,荒鸡数声啼也。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