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不知城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
有谁尚自看华表,何处如今叫令威。
洞里不知城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
有谁尚自看华表,何处如今叫令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忆鹤》。通过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洞里不知城市改”,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对外界变化一无所知的状态。“城市”在这里不仅代表物理空间,更象征着社会与文化的变革。而“不知”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些改变既有距离感,又带有一丝淡漠。
“人间再到子孙非”,这里的“人间”指的是世俗世界,而“再到”则意味着时间的流转和重复。“子孙非”表明了时光荏苒,人事皆已改变,即使回到过去所熟知的地方,也发现无从认领。这种感触,是诗人对个人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的深刻体验。
“有谁尚自看华表”,这句话中,“华表”通常指的是城楼上的装饰性建筑物,常作为古代城市标志。在这里,它象征着历史的见证和记忆。“有谁尚自看”则表现出诗人对是否有人仍旧关注这些过往遗迹的疑问。
“何处如今叫令威”,最后一句中的“何处”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与权力的追寻和怀念。“如今叫令威”则是对曾经的辉煌和权力象征(令威)的召唤,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代的无尽眷恋。
整首诗通过洞中人对外界变化的无知、世事变迁的人间再生、历史遗迹的观赏者寻找,以及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展现了一个深沉的时间流逝与个人记忆交织的主题。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历史的反思,构成了这首简短却内涵丰富的古诗。
避喧甘猛虎,杜语诚有味。
况此古城游,尽迥尽无畏。
扪萝鱼贯登,荦确入荒蔚。
俄而得峻极,天阙逼象纬。
春风犹未旬,芳事已髣髴。
凭虚了不寒,清淑满肠胃。
眼高物破碎,意广身良贵。
隘彼微尘歊,邑郭亦何谓。
同来三二友,斯道久泾渭。
偶然一尊携,物笑我频喟。
焉知酒行多,但觉饮之既。
烟峦屏障环,秀润仍蔽芾。
更对西日红,轮囷缠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