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砚》
《端砚》全文
清 / 黄任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羚羊峡暗秋月高,紫云一片沈江皋。

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

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

诛求窟穴驱鲸鳌,羊肝鲜割微腥臊。

拊不留手濡其膏,白叶芭蕉青葡萄。

中有浮动千溪毛,纱帷画静松风颾。

琉璃匣底鸣嘈嘈,夜郎之波牂牁涛。

百川砥柱归宣毫,赓金石声宁非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黄任以细腻的笔触赞美端砚的名作《端砚》。首句“羚羊峡暗秋月高”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端砚制作的背景和环境。接下来,“紫云一片沈江皋”形象地描绘了砚材的质地,如同紫色云彩沉入江边的高地。

“欲散不散能坚牢”赞美砚台的稳固与持久,暗示其质地坚硬。诗人通过“风纹水纹相周遭”进一步描绘砚面的纹理之美,犹如风和水的自然图案交织其中。接着,他将砚材比作深潭中的宝物,经过精心开采和雕琢,“石工下缒斤斧操”,展现出制砚工艺的艰辛与精细。

“诛求窟穴驱鲸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开采过程的艰难,而“羊肝鲜割微腥臊”则暗示砚材的珍贵。诗人通过“拊不留手濡其膏”描绘砚台的光滑和细腻,以及“白叶芭蕉青葡萄”的色彩对比,增添了视觉美感。

“中有浮动千溪毛”形容砚池的墨色如溪流般流动,而“纱帷画静松风颾”则以轻盈的松风比喻墨香四溢。最后,“琉璃匣底鸣嘈嘈”和“夜郎之波牂牁涛”借喻砚台的声音,犹如夜郎之地的波涛,增添了神秘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赞美了端砚的质地、工艺和艺术价值,展现了作者对端砚的深深敬仰和对其制作技艺的赞叹,体现了清诗的雅致与豪放。

作者介绍
黄任

黄任
朝代:清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
猜你喜欢

晚雨

春旱久闵雨,夏潦复望晴。

米尽薪亦绝,涨水与阶平。

山信得新粟,欣然听舂声。

书生易满足,笔砚还施行。

南风柱础乾,西照窗户明。

雨其遂已乎,努力趣秋成。

(0)

夏四月渴雨恐害布种代乡邻作插秧歌

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

小舟载秧把,往来疾于鸿。

吴盐雪花白,村酒粥面浓。

长歌相赠答,宛转含豳风。

日暮飞桨归,小市鼓鼕鼕。

起居问尊老,勤俭教儿童。

何人采此谣,为我告相公。

不必赐民租,但愿常年丰。

(0)

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

皇天方忧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黄钺。

阵云冷压清流关,贼垒咿嘤气如发。

逋诛猾虏入槛车,北风吹乾草头血。

一龙上天三百年,旧事空闻遗老说。

金印斗大谁作州,公子玉面苍髯虬。

赋诗健笔挟风雨,论兵辩舌森戈矛。

别君帐饮灞桥头,长歌为君宽旅愁。

战场遗迹傥可画,尺素寄我关河秋。

(0)

送三兄赴奏邸

兄年十七弟始生,弟今白发森千茎。

所期相就毕此世,一尊浊酒得共倾。

往年虽穷犹半菽,两年糠覈苦不足。

书生志欲及天下,贫贱不得收骨肉。

过悲复恐兄意伤,忍涕不觉涕已滂。

早朝霜露戒衣薄,愿书此语欢或忘。

闭门病衰百无用,日望兄归有馀俸。

早从丞相乞湖州,莫待异时思少游。

(0)

赵将军

我梦游太华,云开千仞青。

擘山泻黄河,万古仰巨灵。

往者祸乱初,氛祲干太宁。

岂无卧云龙,一起奔风霆。

时事方错缪,三秦尽飘零。

山河销王气,原野失大刑。

将军散发去,短剑斸茯苓。

定知三峰上,烂醉今未醒。

(0)

雨霁出游书事

十日苦雨一日晴,拂拭拄杖西村行。

清沟泠泠流水细,好风习习吹衣轻。

四邻蛙声已閤閤,两岸柳色争青青。

辛夷先开半委地,海棠独立方倾城。

春工遇物初不择,亦秀燕麦开芜菁。

荠花如雪又烂漫,百草红紫那知名。

小鱼谁取置道侧,细柳穿颊危将烹。

欣然买放寄吾意,草莱无地苏疲氓。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