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诬圣贤,谁真读书者?
鞯辔差可胜,自许等天马。
啁响欺病蛩,何如钳口哑?
眼中城南徐,生平意中寡。
羞攘名言卮,耻炙辨才輠。
九宇氛自澄,三垣斗堪把。
皇始能贯终,太素不知赭。
岂有菲薄心,奴视及董贾。
须悟汲冢书,已在壁经下。
割裂诬圣贤,谁真读书者?
鞯辔差可胜,自许等天马。
啁响欺病蛩,何如钳口哑?
眼中城南徐,生平意中寡。
羞攘名言卮,耻炙辨才輠。
九宇氛自澄,三垣斗堪把。
皇始能贯终,太素不知赭。
岂有菲薄心,奴视及董贾。
须悟汲冢书,已在壁经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赠徐十三明经时栋四章》的第一章。诗中表达了对圣贤的尊崇与对真正读书人的质疑,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首句“割裂诬圣贤”直指社会上对圣贤的误解与曲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不满。接着,“谁真读书者?”一句则提出了疑问,对那些自称读书人却并未真正理解书义的人表示了讽刺。
“鞯辔差可胜,自许等天马。”这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但实际上却只是徒有虚名的读书人。紧接着,“啁响欺病蛩,何如钳口哑?”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与沉默的力量,暗示了那些善于言辞却缺乏实质内容的人的肤浅。
“眼中城南徐,生平意中寡。”这两句点出了徐十三明经的名字,并表达了诗人对他独特个性和生活态度的欣赏,认为他不同于常人,有着自己的坚持与追求。“羞攘名言卮,耻炙辨才輠。”则表明了诗人对那些追逐名声、炫耀辩才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内省与真诚。
“九宇氛自澄,三垣斗堪把。”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描述了理想中的清明世界与和谐秩序,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道德纯净的向往。“皇始能贯终,太素不知赭。”则进一步阐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最后,“岂有菲薄心,奴视及董贾。”这两句批评了那些心胸狭窄、轻视他人尤其是像董卓、贾诩这样的历史人物,暗示了对社会上某些人自私自利、轻视他人价值观的批判。“须悟汲冢书,已在壁经下。”则以古代文献为依据,强调了深入学习与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圣贤、读书人、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道德价值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
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
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
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
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
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
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
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
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
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
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
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
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
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
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
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
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
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
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
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
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
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
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
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
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
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题刘氏世荣堂》【明·郑文康】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https://shici.929r.com/shici/SGztnxv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