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不后晴不迟,今晴昔雨皆可诗。
自怜老去才易尽,平日尚有黄绢辞。
挑灯初听鼕鼕鼓,南风收尽檐间雨。
麦根既润燥乃宜,此事时传老农语。
人家屋脊黄云中,南村北村欢笑同。
定知老子喜欲舞,鼎来骚客争奏功。
诗人例穷天肯恤,浩然不逢李贺疾。
宿习缠结我未脱,前身永思今次律。
君亦妙巧戕其天,低摧与我皆可怜。
此篇严密更开托,却须编入襄阳乐。
雨来不后晴不迟,今晴昔雨皆可诗。
自怜老去才易尽,平日尚有黄绢辞。
挑灯初听鼕鼕鼓,南风收尽檐间雨。
麦根既润燥乃宜,此事时传老农语。
人家屋脊黄云中,南村北村欢笑同。
定知老子喜欲舞,鼎来骚客争奏功。
诗人例穷天肯恤,浩然不逢李贺疾。
宿习缠结我未脱,前身永思今次律。
君亦妙巧戕其天,低摧与我皆可怜。
此篇严密更开托,却须编入襄阳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题目为《再次韵答余司理》。诗中,诗人以雨晴的变化为引子,表达对时光流逝和才华老去的感慨。他提到雨后天晴的景象都富有诗意,即使年事已高,仍有创作之心。诗人挑灯夜读,听到雨后的鼓声,感受到南风吹干了檐头的雨水,麦根得到滋润,这是农谚中的智慧。乡村人家在雨过天晴后欢声笑语,诗人想象老者因丰收而欣喜若狂,文人墨客也争相歌颂。
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才情,但未能像李贺那样豪放不羁,仍受旧习束缚。他自嘲说自己未能摆脱过去的局限,但仍试图以新的律韵创作,希望作品能融入襄阳乐章之中。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珍视以及对创作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余司理的回应和互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
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
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
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
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