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其二》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其二》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如伴一峰宿,众峰尽悄然。

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

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

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秋十二夜,在胜力寺中宿夜时所见之月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如伴一峰宿”,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拟作陪伴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与山峰共宿的情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众峰尽悄然”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刻山间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之中。

“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凡尘的感觉。诗人从山中俯瞰人间,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般体验,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高远的天空之中,与世隔绝,达到了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

接下来,“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两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中的庄严与清冷。佛火的微光在墙壁上留下痕迹,既象征着信仰的光芒,也暗示了内心的光明;而松风拂过泉水,不仅带来了清凉,也带来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觉醒。推开窗户的一瞬间,诗人的心灵仿佛被某种力量唤醒,意识到了自己与自然、与宇宙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升华的主题。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过万都尉馆赋赠

坐捲珠帘夏日长,主家楼阁凤城傍。

金池草色连兴庆,玉洞花枝映寿阳。

逸气千秋回处仲,玄谈一代擅真长。

春山写就难停笔,次第蛾眉出后房。

(0)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

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

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

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0)

送孟韬之沅中

东风帆色潞河瀍,无赖杨花舞别筵。

龙剑未收丰狱底,鲛珠犹泣洞庭前。

千人漫拟酬春雪,一士何妨守太玄。

此去长沙应计日,受釐明主在甘泉。

(0)

赋八诗后鄙怀不能己巳伏枕呻吟再成八律共前什计十六章辄命使者焚之几筵次公有灵当为我击节三神之顶浮一大白也·其二

才名伯仲世争奇,并握隋和照海湄。

大野正看仪凤日,荒郊俄遇泣麟时。

惟应翰墨留千载,盛有文章落四夷。

烨烨鸡林传赏遍,悬金宁俟国门知。

(0)

叶太孺人挽章六首·其四

惨淡丸熊夕,辉煌冠翟年。

宁知蒿里泪,偏洒柏台前。

素翣含霜动,丹旗抱月悬。

异时良史笔,阃德照重泉。

(0)

寄蔡侍御

宪节初临蜀,征轺旧出秦。

襜帷开气色,斧钺静风尘。

峡口云迎客,峨眉雪照人。

海棠花万树,夹路待西巡。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