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清凉寺浴佛日听法》
《和清凉寺浴佛日听法》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丛林万绿雨中新,浴佛相传到此辰。

净土金轮生色相,祇园宝座号天人。

翻经并拟归宗教,说法谁当悟后身。

定久诸缘俱尽息,更于何地拂埃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后丛林中,万木葱茏,恰逢浴佛节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丛林万绿雨中新,浴佛相传到此辰”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那片被雨水洗涤过的绿色世界之中,感受着古老习俗的传承。

接着,“净土金轮生色相,祇园宝座号天人”两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佛教中的净土与金轮、祇园与宝座等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中,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也暗示了人们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这里,“净土”与“祇园”既是现实中的地点,也是精神上的寄托,而“金轮”与“宝座”则象征着佛教信仰的核心与权威。

“翻经并拟归宗教,说法谁当悟后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宗教教义的探讨与追求,以及对个人修行与觉悟的期待。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通过阅读经典、聆听教诲来净化心灵、寻求真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如此深奥的教义面前,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其精髓,达到内心的觉醒与升华呢?

最后,“定久诸缘俱尽息,更于何地拂埃尘”两句,以禅宗的智慧收尾,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清净。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冥想与修行之后,一切外在的纷扰与杂念都将归于宁静,心灵得以解脱。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在经历了世俗的尘埃与喧嚣之后,何处才是真正的清净之地?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丛林的清新景象,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文化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宗教、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与宗教美的诗歌,更是对生命意义与精神追求的深度探讨。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暑后喜雨

雨因祈祷得,连日作廉纤。

候变凉飙肃,人皆和气添。

秋旸犹执热,竹色故侵檐。

但喜穹崇德,难从甲乙占。

(0)

持节和王枢密三首·其三

右府登车竦听观,皎如玉韵叶和銮。

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

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

愿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

(0)

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二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

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

喜君方砺志,顾我岂知音。

医手非吾事,深惭不可箴。

(0)

约桑守公肃同还剡中

生理空疏坐久闲,聊随云影下吴山。

驱驰斗粟应怜我,勉强人情亦厚颜。

浊酒淳漓元不较,梅花的皪欲同攀。

行行小艇撑寒碧,剡夜无妨共载还。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六

平日为饱役,方抛世网婴。

买鱼沽市酝,借姓过州城。

老脱尘中境,心游物外清。

寒溪行不尽,端为濯衣缨。

(0)

题建宁府分水岭铺

三年闽海类飘萍,今近天枢第一星。

虽是玉京犹万里,江南山已望中青。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