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石平如砥,江芜散若丝。
偶来临水坐,浑似在山时。
月上涵金镜,风来弄绿漪。
那无一樽酒,来此共幽期。
江石平如砥,江芜散若丝。
偶来临水坐,浑似在山时。
月上涵金镜,风来弄绿漪。
那无一樽酒,来此共幽期。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阻风坐湖阴石上》描绘了江面宁静而美丽的景象。首句“江石平如砥”以比喻手法,形容江中的石头平坦如磨刀石,显示出水面的平静;“江芜散若丝”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江边的草丛比作飘逸的细丝,形象地展现了水边的柔美。诗人独坐临水,感觉仿佛身处山中,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恬静心境。
“月上涵金镜”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平静的江面上,犹如一面金色的镜子,增添了神秘与诗意;“风来弄绿漪”则写微风吹过,泛起绿色的涟漪,动静结合,富有生机。最后两句“那无一樽酒,来此共幽期”,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在此美景中畅饮,共享这宁静的时光,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期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红尘久厌人,湖山猛从事。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聊从吸鲸饮,发我涌泉思。
松鸣当丝竹,山肴胜肉味。
爱此天地宽,无复名利觊。
淡妆与浓抹,晴雨盖一类。
车马几驰逐,簪珥颇遗弃。
稍出鹓鹭行,来与鸥鸟缀。
归来灯火近,忽枉珠玉遗。
三复已醒然,袭藏有巾笥。
十年此袂与君分,一笑楼头日过晨。
真个愁来真似梦,不因诗到不知春。
云霄元似非关我,风雨何须故恼人。
犹得吟边慰怀抱,绝知膏馥乞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