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解劝春归去。春亦无心住。江南风景正堪怜。
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无端往事萦心曲。
两鬓先惊绿。蔷薇花发望春归。
谢了蔷薇、又见楝花飞。
子规解劝春归去。春亦无心住。江南风景正堪怜。
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无端往事萦心曲。
两鬓先惊绿。蔷薇花发望春归。
谢了蔷薇、又见楝花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天迪的作品,名为《虞美人·春残念远》。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心境。
"子规解劝春归去。春亦无心住。江南风景正堪怜。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
这几句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情景,诗人通过鸟儿(子规,即黄鹂)的鸣叫来比喻春光易逝,而春天本身也没有停留的意愿。江南的美丽风光令人怜悯,但时间不等人,现在不珍惜,何时才能再次拥有呢?
"无端往事萦心曲。两鬓先惊绿。"
诗人回忆起过往的点滴往事,这些记忆在心中萦绕不去。而现实中,自己头发两鬓(即两侧)已开始出现白丝,让人惊觉时光飞逝。
"蔷薇花发望春归。谢了蔷薇、又见楝花飞。"
最后几句诗,诗人通过蔷薇和楝花的轮回来表达对春天的不舍。蔷薇花开时希望春天能留下,而当蔷薇花谢去后,又看到新的楝花绽放,这种自然界生命力的循环,反衬出诗人对逝去美好的无尽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对美好时光珍视却又无法挽留的复杂心境。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初置有西湖。
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閒事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