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居对雨怀惟孝·其二》
《斋居对雨怀惟孝·其二》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瑶台双灵鸟,文采何葳蕤。

萧韶感清梦,飞下丹山陲。

鸣声殷笙磬,群喙徒哑咿。

鹓鸿苦相妒,况此鸦与䲭。

栖息每非所,羽毛日摧萎。

愿言共高举,结巢碧梧枝。

养此五采翎,远彼百鸟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以双灵鸟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瑶台双灵鸟,文采何葳蕤”开篇即以华丽的笔触描绘了双灵鸟的美丽与高贵,它们的羽毛如同瑶台上的珍宝,光彩夺目。“萧韶感清梦,飞下丹山陲”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双灵鸟从仙境降临人间的情景,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鸣声殷笙磬,群喙徒哑咿”描绘了双灵鸟的歌声如钟磬般悠扬,而其他鸟类却只能发出单调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双灵鸟的独特与超凡。接着,“鹓鸿苦相妒,况此鸦与䲭”则通过其他鸟类的嫉妒,进一步强调了双灵鸟的与众不同和被排斥的命运。

“栖息每非所,羽毛日摧萎”描述了双灵鸟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其美丽的羽毛也逐渐凋零,暗示了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与挣扎。最后,“愿言共高举,结巢碧梧枝。养此五采翎,远彼百鸟嗤”表达了诗人希望双灵鸟能够摆脱困境,共同飞翔于碧绿的梧桐树枝上,远离那些嘲笑与嫉妒的目光,过上自由和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双灵鸟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中秋后二夜与姜蓉塘诸友登楼

月到中秋分外清,共登江阁俯空明。

参差渔火遥通海,缥缈鸾笙欲近城。

满目星辰分上下,百年尘世半阴晴。

一樽且尽今宵醉,乡国宾朋倍有情。

(0)

赋得禁中早春

重重台殿护雕阑,欲动春声莺尚寒。

旗影渐随风力软,冻痕初映日华乾。

云依紫盖和香度,龙抱黄金带雨盘。

世道正同阳道长,午门朝下杂千官。

(0)

哭桴儿六首·其六

客舍并州背苑墙,独缫愁绪鬓丝苍。

三千里外抛中产,四十年馀哭下殇。

院静风帘随日动,城高霜角共更长。

可能会得探环事,来续衰翁未断肠。

(0)

骢马一首寄同年沈御史子公

长安骢马铁连钱,新赐黄金铸作鞭。

千里共看皮骨好,五花应入画图圆。

昭王筑罢燕台下,桓典骑来御苑边。

已见过都频历块,最怜神骏斗春妍。

(0)

邵氏园亭

主人池馆玉桥东,尽日轻尘不度风。

黄鸟爱啼墙曲里,绿云常护日方中。

茶分阳羡家园好,地接长安客况同。

何似更当良燕夜,月痕花影淡帘栊。

(0)

夏日幽居即事

手汲清泉和碧烟,细临晋帖满吴笺。

南风送暑催三伏,西日下山留半圆。

丹柰雨肥禽着意,画梁泥足燕高眠。

方床高结跏趺坐,我与幽居信有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