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一月断烟爨,相传为介推。

割腕心何切,抱木情何哀。

黍饭与醴酪,终不入泉台。

忠谊反见疏,古今多疑猜。

岂果有斯事,闻歌皆徘徊。

雕卵染蓝茜,千秋后殿开。

无限今人乐,安知昔人悲。

柳风起新火,又到清明时。

(0)
鉴赏

这首《寒食》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描绘了寒食节的习俗与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介子推的追思。

首句“一月断烟爨”,描绘了寒食节期间,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停止炊烟升起的情景,象征着对先贤的尊重和怀念。接着,“相传为介推”点明了寒食节的由来,与介子推的传说紧密相连。

“割腕心何切,抱木情何哀”两句,通过介子推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刻感慨。介子推割腕、抱木的故事,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之情。

“黍饭与醴酪,终不入泉台”则进一步阐述了介子推的坚守与牺牲。黍饭和醴酪是寒食节的传统食品,但介子推却选择了不在泉台享受这些祭品,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对道义的坚持。

“忠谊反见疏,古今多疑猜”揭示了历史人物往往在后世受到误解或忽视的现实,表达了对介子推忠诚与友谊被误解的同情。

“岂果有斯事,闻歌皆徘徊”则以疑问和犹豫的态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情感的共鸣。

“雕卵染蓝茜,千秋后殿开”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传承比作染色的雕卵,寓意着介子推的故事虽历经千年,仍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最后,“无限今人乐,安知昔人悲”表达了对当下与过去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幸福,同时不忘历史的教训和先人的苦难。

“柳风起新火,又到清明时”以自然景象的变化,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轮回,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先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习俗的描绘,以及对介子推故事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表达了对忠诚、牺牲和记忆的赞美与反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大司农李葵孺先生得请赐乘传归粤赋此以祖其行·其一

帝里乡云拥去旌,官桥琼树接班荆。

还家客梦今堪惬,经国臣劳旧有名。

野驿析箠忘计日,金城留策绝呼庚。

相逢浪说忧边饷,为道狼烟已渐平。

(0)

官舍十咏·其一

南人遥北仕,风景实堪怜。

秋季已飞雪,春残尚拥棉。

无鱼堪抚铗,有雁不传笺。

麦饭何曾惯,加餐强度年。

(0)

石光禄园亭四咏·其二

池馆停骖日,炎天暑气长。

云山窗外尽,鱼鸟镜中藏。

我自携焦尾,君能泛羽觞。

菖蒲时共挹,坐久转清凉。

(0)

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五

风定波平任所遭,独怜报德反戈操。

避人避地天难避,一瞬旋瞻日月高。

(0)

答何茂才见寄

河上蒹葭夜有霜,片鸿遥下粤云长。

书中杖履君无恙,镜里头颅我已苍。

频向南溟瞻羽翮,不须关吏卜行藏。

相逢种种应非昨,故态惟存醉后狂。

(0)

山阁杂咏·其七

蔷薇花好刺朋生,带得长春亦纵横。

莫道锋芒无用处,屏藩今喜得干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