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
《念奴娇.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寻常隔岁,预商量、赏玩来年元夕。

燕未衔将泥便软,糁遍莲钩綦迹。

满院烧红,九衢漾碧,万斛幽辉湿。

东风几阵,暗吹此事成昔。

今夜潋滟深杯,玲珑低唱,难把愁兵敌。

误了玉梅花底约,只做凤城羁客。

归路三千,春宵十五,谁递他消息。

旧家何处,月华人面同白。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长安元夕的繁华与哀愁。开篇“寻常隔岁,预商量、赏玩来年元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对于新年佳节的期待与筹划,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节日盛况。接着,“燕未衔将泥便软,糁遍莲钩綦迹”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燕子在尚未完全融化的春泥上跳跃,留下一串串足迹,象征着新生命的萌发与希望。

“满院烧红,九衢漾碧,万斛幽辉湿”三句,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光影的描绘,展现了元夕之夜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同时“湿”字巧妙地暗示了夜色的湿润与朦胧,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东风几阵,暗吹此事成昔”则以自然界的风作为引子,表达了时光流转、往昔不再的感慨,暗含着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伤感。

“今夜潋滟深杯,玲珑低唱,难把愁兵敌”几句,通过酒杯的深沉、歌声的婉转,以及难以抵挡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寻求慰藉却又难以摆脱忧愁的心境。

“误了玉梅花底约,只做凤城羁客”两句,借由错过与朋友在梅花树下的约定,形象地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与相聚的向往。

“归路三千,春宵十五,谁递他消息”则通过具体的距离与时间,强调了离家之远与等待之长,以及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无人传递消息的孤独与焦虑。

最后,“旧家何处,月华人面同白”以月光与人面的共同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夕之夜的繁华与哀愁,以及身处异乡之人对家乡、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韵以谢·其四

冠豸取能触,佩剑取能割。

饮酒移气体,我亦嗜清辣。

举白欲下咽,丹腑已通达。

温温坎离间,正气自旋斡。

于焉养真勇,险语犯天闼。

千钟建太平,岂徒为消渴。

(0)

送何子应二首·其一

送客江头水渐生,客愁无那亦相缨。

一离夔子真成别,欲过岑公且勿行。

小舞清歌元有兴,绿杨青草正关情。

背人归去春无赖,未害开怀斗酒兵。

(0)

寓居

身世漂流付等闲,向来感慨鬓毛斑。

唤船载梦西兴渡,借屋盛书北固山。

开到黄花风渐锐,照残清野月频弯。

江流送我东来了,何日潮头送我还。

(0)

代送徐侍郎赴召

大厦谁堪任栋梁,试留斋舰问行藏。

朝廷议论如春雨,吴蜀人才似夕阳。

三渐何曾投砭剂,五寒今望起膏肓。

拟看相业磨崖在,却到浯溪话别觞。

(0)

呈广西张提刑

陆续城边按部归,梅花随处扑征騑。

溪山有助吟题遍,狱市无冤讼牒稀。

竹屋听猿眠碎月,莎庭引鹤步斜晖。

莫嫌瘴雾侵湘客,满路风霜冷枲衣。

(0)

七歌效杜陵体·其五

富儿谐了西园债,身著绿衣足誇诧。

那知又有价高人,昨日新官今日罢。

近来书满只月馀,白头老吏慵送迓。

呜呼五歌兮歌未足,末世由来多反覆。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