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盘屈水中分,紫翠深深日欲曛。
孤枕短篷吟梦晓,一莺啼破半溪云。
两山盘屈水中分,紫翠深深日欲曛。
孤枕短篷吟梦晓,一莺啼破半溪云。
这首宋朝诗人徐瑞的《东溪舟中呈石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东溪舟行图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舟中的内心世界。
首句“两山盘屈水中分”,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东溪两岸山峦起伏、蜿蜒曲折的景象,仿佛两座山在水中分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理风貌。这里的“盘屈”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蜿蜒曲折,也暗示了山与水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接着,“紫翠深深日欲曛”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紫色和翠绿色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山色的丰富层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即将西沉,天色渐暗。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与自然界的永恒。
“孤枕短篷吟梦晓”一句,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独自舟行的情境之中。孤零零的枕头和简陋的船篷,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漂泊。而“吟梦晓”则暗示了诗人夜间的思绪与梦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或忧虑。这一句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莺啼破半溪云”以轻盈的笔触收尾,用一只黄莺的啼鸣打破了溪面上的云雾,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活力。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或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富含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处舟中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男儿多负心,女心良易知。
琴音和且谐,何以得淫思。
文君慕相如,慇勤夜于飞。
不惜鹔鹴裘,愁成远山眉。
茂陵独何事,为颦效东施。
兴言念畴昔,卿红恍如玑。
弹作白头吟,深心写琴诗。
郎听弦上声,妾志终不移。
清商感人情,两意亦以非。
文君获所愿,相如悟沈迷。
宁能已消渴,琴台遂同归。
妾欲理丝桐,丝桐亮以悲。
谓言无终极,当非长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