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十》
《咏古·其十》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文驷陈大庭,膰肉宿所脩。

群婢一以盛,君子乃见咻。

孰谓彼妇口,于中可优游。

蟪蛄遂盈耳,凤兮当何求。

斧柯不在手,龟山郁绸缪。

翱翔七十国,交辙奸诸侯。

狄水衍其波,罔济非无舟。

驾言从吾好,还辕息我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咏古》系列之一,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文驷陈大庭,膰肉宿所脩”,描绘了古代宫廷宴会上,文臣们排列整齐,准备享用祭祀后的肉食的场景,暗示了权力与仪式的庄严。

接着,“群婢一以盛,君子乃见咻”两句,通过婢女盛放食物与君子的反应,暗喻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互动,君子的言行举止在婢女面前显得更为显眼。

“孰谓彼妇口,于中可优游。蟪蛄遂盈耳,凤兮当何求。”这几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妇人之口比作能传入耳中的蝉鸣,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同时,将凤鸟(象征高尚品德或理想)置于困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斧柯不在手,龟山郁绸缪”则通过斧头与山的隐喻,表达了在面对困难时,缺乏适当工具或手段的无奈与困扰。

“翱翔七十国,交辙奸诸侯”描述了古代政治家周旋于各国之间,与诸侯交往的情景,体现了外交策略与个人能力的重要性。

“狄水衍其波,罔济非无舟”通过水流与船只的比喻,暗示了尽管面临困难与挑战,但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策略与行动。

最后,“驾言从吾好,还辕息我陬”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遵循内心的善良与正义,回到道德与和谐的道路上来,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与隐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十六孤山

尘寰千嶂合,月窟一峰孤。

欲识僧归处,飘然入宝珠。

(0)

通惠寺小柏

周遭松桧漫为邻,翠碧婆娑未出群。

但愿盘根坚似石,不忧枝干不凌云。

(0)

访华阳隐者

小径斜分石磴通,萧萧古屋隔杉松。

主人无事昼慵起,残雪满庭春未融。

(0)

西轩默怀敦复二首·其二

山下无尘枕簟凉,绿池水满即潇湘。

青蕉况有菖蒲伴,閒淡风标细细香。

(0)

代刺别孙守公素

遏云歌阕酒樽空,离别情怀自古同。

卷取西城吟袖月,却飞兰棹过江东。

(0)

书无想山先域屋壁二首·其二

寒食年年一度来,伤心扪涕陟崔嵬。

溪云欲雨还催去,更绕营丘百匝回。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