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仲罕母挽词》
《陈仲罕母挽词》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橘林霜后欲寒天,多记陶家作客年。

碧水青山如昨日,白云红旐是新阡。

鸤鸠七子母恩重,寡鹄孤巢妇德贤。

最苦哀箫老松下,漫漫瞿麦雪平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ònghǎnwǎn
sòng / línzhī

línshuānghòuhántiānduōtáojiāzuònián

shuǐqīngshānzuóbáiyúnhóngzhàoshìxīnqiān

shījiūēnzhòngguǎcháoxián

zuìāixiāolǎosōngxiàmànmànmàixuěpíngtián

翻译
橘树林在秋霜之后显得更冷清,常常想起陶渊明当年做客的日子。
碧绿的水面和青翠的山峦依旧如昨天,只有白云和红色的丧旗标志着新的坟墓。
鸤鸠鸟七个孩子,母爱深重;寡妇孤独地守着空巢,体现了她的美德。
最令人悲伤的是,在老松树下吹起哀箫,广阔的田野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注释
霜后:指秋季霜降之后,天气转凉。
陶家:指陶渊明的家,代指田园生活。
碧水:清澈的水面。
青山:青翠的山峰。
鸤鸠:一种鸟,母鸟对幼鸟爱护有加。
寡鹄:寡妇的鹅,比喻孤独的妇女。
哀箫:悲伤的箫声。
瞿麦: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哀悼场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悼念陈仲罕的母亲所作的挽词。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橘树林里霜降已至,让人忆起往昔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诗人感慨时光荏苒,眼前碧水青山依旧,但白云飘过,红色的旐旗(丧葬时使用的标志)提示着新添的坟墓,暗示了亡者的离世。

接着,诗人以鸤鸠(一种鸟,母鸟养育七子)和寡鹄(失去伴侣的孤雁)为例,赞美母性的伟大恩情和女性的贞节美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亡者最深沉的哀思,那是在老松下的凄凉箫声,伴随着瞿麦(一种草本植物)在白雪覆盖的田野上漫延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母爱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其一

西风吹雨动微寒,隐几香消午梦残。

闻说江湖可乘兴,扁舟散发弄渔竿。

(0)

摸鱼儿.潇湘小八景词·其五

启琳宫、㬉回溪畔,江南共道春早。

桃花新雨溶溶后,谁把琼浆酿造。壸天老。

正望中、茶烟几线萦僧橑。燕泥香扫。

快翠泛铜瓶,膏凝玉盏,鱼眼调香脑。

添胜迹,百道奔泉回抱。暗萦绿荇芳藻。

泠泠碎玉夜声中,花院晨钟轻捣。君莫恼。

君不见、玉矾落尽瑶京道。王孙芳草。

纵百丈络丝,万条罗带,难繫春光好。

(0)

西江月.本意二首·其一

湘水悠悠北去,章江渺渺东流。清光拂剑碧天秋。

情寄一杯浊酒。落月倩谁留住,长江又送新愁。

小孤潮阻散花洲。露冷长堤衰柳。

(0)

祝英台近.初夏

碧莎蹊,菖叶渡,寂寞寻芳处。

梅雨无凭,更把残红误。

清池几片荷钱,浮萍相乱,留不住、泪珠如雨。

空凝伫,柳枝低亸夕阳,犹作旧时舞。

也自无聊,怕惹香泥污。

问双飞乳燕何心,閒情閒绪,向枝上、娇憨对语。

(0)

点绛唇.牡丹二首·其一

春未分明,觌面始知韶日晓。朱凝粉袅。

费尽春多少。人在绿窗,艳影朦胧绕。碧天杳。

瑞云回含。锦襭空青表。

(0)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三十七.陈黄门子龙.赠戍

江潭瑶草不须生,自折疏麻送远行。

九庙威灵元白日,四愁风雨有孤荣。

青编白简星光迥,大纛高牙落照倾。

极目苍生悲海色,唯馀三学傲公卿。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