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其来不肯迟。
一冬复一春,既去谁能追。
问岁果安往,懵不知津涯。
常于岁除夕,知是相别时。
邻翁惯礼饯,买酒烹鲜肥。
百挽不得留,一别那须悲。
年年例如此,华发吾何辞。
惟有学道心,自觉老不衰。
一日复一日,其来不肯迟。
一冬复一春,既去谁能追。
问岁果安往,懵不知津涯。
常于岁除夕,知是相别时。
邻翁惯礼饯,买酒烹鲜肥。
百挽不得留,一别那须悲。
年年例如此,华发吾何辞。
惟有学道心,自觉老不衰。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新年的期待。诗人通过“一日复一日,其来不肯迟”和“一冬复一春,既去谁能追”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岁月流转的无奈感。接着,“问岁果安往,懵不知津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抽象概念,让读者感受到时间仿佛有自己的轨迹,而人却难以把握。
“常于岁除夕,知是相别时”点明了新年到来之际,也是旧岁的告别时刻,蕴含着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邻翁惯礼饯,买酒烹鲜肥”描绘了邻里间温馨的送别场景,通过具体的节日习俗,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百挽不得留,一别那须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即使无法挽留,也不必过于悲伤,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哲学。“年年例如此,华发吾何辞”则流露出对岁月更迭的平静接受,以及对白发苍苍的自我接纳,展现出一种成熟的人生观。
最后,“惟有学道心,自觉老不衰”点明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即使身体会老去,但内心的求知欲和对真理的探索却永远不会停止,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新年的期待、对人情温暖的描绘以及对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生命思考。
文字何当仆命骚,馀年虽在鬓全凋。
元无旧曲能三叹,为借新章作九韶。
千里奉祠犹去国,一官何地可同僚。
吹嘘直上青天去,谁挽斯人入圣朝。
参军诗古清而臞,清瑶绕屋分西湖。
长安城中开八陌,心知此地人皆无。
草阁波平少傍舍,卧看晴沙鸟飞下。
眼无公事儿自痴,句有澄江官颇暇。
吾生已老心怀羞,为饥索米亦有求。
闻君稍动谢守趣,令我转忆江南洲。
诗成况复终少味,五字故坚不知畏。
可怜未识故将军,应似当年灞陵尉。
我昔游梁走千里,回望江南隔江水。
是时公作桐汭官,不复东来问行李。
人言左史有重客,玉面青衫气豪伟。
酒催红蜡诗欲成,月堕秋江客方起。
我从京洛尘中来,哦君新篇眼如洗。
溅血惊魂二十年,长梦清樽奉簪履。
相逢吴会不相识,昔年强健今如此。
如公自是台阁人,老困一官何乃尔。
只今尚作入幕宾,无事不令公怒喜。
丈夫要当列鼎食,何止忍饥分斗米。
且须拄颊望闽山,饱看麦秋丹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