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二》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朱砂撚入银壶酒,此意郎知否。

与郎染就好心肠,休恋菖蒲北里别家香。

粉和冰麝金盘内,雨过荷珠碎。

一生多子是红榴,更爱萱花小字号忘忧。

(0)
鉴赏

这首《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端午佳节中女子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朱砂、银壶酒、菖蒲、北里、粉、冰麝、金盘、雨后荷珠、红榴、萱花等,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世界。

首句“朱砂撚入银壶酒”,以朱砂入酒,不仅增添了色彩,也隐喻着情感的浓烈与深沉。接着,“此意郎知否”一句,直接表达了女子对某人的深情与期待,但又带着一丝不确定与忐忑。

“与郎染就好心肠,休恋菖蒲北里别家香。”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对过往的留恋。她希望与爱人共同拥有美好而真挚的情感,同时提醒对方不要被过去的回忆所束缚,要珍惜眼前人。

“粉和冰麝金盘内,雨过荷珠碎。”这里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金盘中的粉与冰麝,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细腻与敏感;雨后的荷珠破碎,则可能寓意着短暂的美好与易逝的时光。

最后,“一生多子是红榴,更爱萱花小字号忘忧。”这两句以红榴和萱花为载体,表达了女子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快乐的追求。红榴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萱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忘却忧愁之意。女子希望在繁衍后代的同时,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端午佳节中一位女子复杂而细腻的心绪,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过武溪杨隐君草堂

清溪幽隐处,白首性情閒。

鹤起开松径,风归闭竹关。

道书堆几上,耕耒挂床间。

坐悟忘言理,令人不解还。

(0)

南隐歌

步出城南门,旷然远尘俗。

江流奔白龙,山色凝苍玉。

丈人别业元近家,时鼓瑶琴对碧霞。

曲终拂衣无一事,闲看仙人扫落花。

(0)

漷县行

入城半里无人语,枯木寒鸦几茅宇。

萧萧酒肆谁当垆,武清西来断行旅。

县令老羸犹出迎,头上乌纱半尘土。

问之不答攒双眉,但诉公私苦复苦。

雨雹飞蝗两伤稼,春来况遭连月雨。

绵城之西多草场,中官放马来旁午。

中官占田动阡陌,不出官租地无主。

县中里甲死诛求,请看荒坟遍村坞。

(0)

赠别杨元素

才情奕奕少年场,家在河南旧帝乡。

绿树三山通御苑,青楼十里带横塘。

银光纸养芙蓉粉,金缕衣薰豆蔻香。

羡尔红颜生羽翼,仙人曾授枕中方。

(0)

游西山玉泉池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

(0)

纨扇

朝来两蛱蝶,分宿花房雨。

纨扇亦多情,拂尔双飞去。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