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尽寒衣未觉贫,独留破砚伴顽身。
不堪苦雨思晴日,肯为残花怨晚春。
驱逐忧愁如有道,脱逃老死可无人。
悬知兴坏皆常理,且喜朱樱又食新。
典尽寒衣未觉贫,独留破砚伴顽身。
不堪苦雨思晴日,肯为残花怨晚春。
驱逐忧愁如有道,脱逃老死可无人。
悬知兴坏皆常理,且喜朱樱又食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奈。"典尽寒衣未觉贫",表明尽管生活贫困,但还没有感受到寒冷,这里的“寒衣”指的是冬天的衣物,而“未觉贫”则是说虽然物质上贫穷,但是精神上还保持着一份从容。
"独留破砚伴顽身",诗人孤独一人,只有一个破旧的砚台陪伴着他,这里的“破砚”象征着诗人的学问和艺术已经衰败,而“顽身”则是说自己的身体也已老迈。
"不堪苦雨思晴日",在连绵不断的阴雨中,诗人渴望晴朗的天气。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肯为残花怨晚春",即使是春天留下的一点花朵,也会引起诗人的哀怨。这里的“残花”象征着已经过时的美好,而“怨晚春”则是说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感到不满。
"驱逐忧愁如有道",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消除忧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摆脱痛苦的心愿。
"脱逃老死可无人",这句话则是说是否能够有人能逃脱老和死,这里的“脱逃”指的是超越生老病死的常规,而“老死”则是生命无法避免的结局。
"悬知兴坏皆常理",诗人明白事物的兴衰都是自然法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一种认同和接受。
"且喜朱樱又食新",在这种接受中,诗人仍然能够从生活中的小欢喜找到安慰,比如吃到新的樱桃。这里的“朱樱”指的是红色的樱桃,“食新”则是说享受新的果实。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