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萧萧秋树斜,碧云渺渺入僧家。
隔年松坞疑乡寺,一月风尘见野花。
钟鼓催寒生晚暮,翠微含月益光华。
开尊不尽川原色,发兴还如江汉涯。
白日萧萧秋树斜,碧云渺渺入僧家。
隔年松坞疑乡寺,一月风尘见野花。
钟鼓催寒生晚暮,翠微含月益光华。
开尊不尽川原色,发兴还如江汉涯。
这首诗描绘了千佛山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静谧与深邃。首联“白日萧萧秋树斜,碧云渺渺入僧家”以白日斜照下的秋树和远处的碧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颔联“隔年松坞疑乡寺,一月风尘见野花”则通过想象中的松林和偶尔显现的野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颈联“钟鼓催寒生晚暮,翠微含月益光华”描绘了傍晚时分,钟声和鼓声在山间回荡,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预示着夜晚的到来。而“翠微含月益光华”则将月光与山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尾联“开尊不尽川原色,发兴还如江汉涯”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兴奋。他不仅欣赏到了眼前的山水之美,更被激发出了对广阔天地的无限遐想,仿佛自己的心灵也随着江汉之水延伸到了远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诗人的深情。
春风客皇州,积雨不得晴。
倚楼望西湖,想见烟水平。
芳时谅难负,胜侣欣来并。
杖藜一萧散,唤船弄空明。
浮云为我开,好鸟为我鸣。
青山次第出,桃李正鲜荣。
华屋何煌煌,缥缈连重城。
都人竞时节,酒舫各斜横。
而我得舒眺,缅然起深情。
风景自千古,扰扰何所营。
大钧实爱物,无使可怜生。
尧民保同乐,吾其获归耕。
与君异姓似诸昆,文采风流帝子孙。
珍重征途犹问讯,殷勤诗卷遣重论。
光寒牛斗韬龙剑,兴逸江湖著瓠樽。
混混人间谁虎鼠,冥冥物外独鹏鲲。
閒中日月无追恨,圣处工夫岂浪言。
万里此心长对面,莫寻别赋苦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