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相通一水长,闻公西土意差彊。
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
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
吴蜀相通一水长,闻公西土意差彊。
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
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聂侍郎子述(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聂侍郎前往西部任职的期许和对其治政才能的赞赏。首联“吴蜀相通一水长,闻公西土意差彊”描绘了两地相连的地理形势,暗示聂侍郎将带着坚定的决心去西部地区。颔联“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赞扬了聂侍郎的智慧和仁政,认为他的决策符合民心,国家因此有望繁荣昌盛。
颈联“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运用象征手法,以星象和军事旗帜的光芒比喻聂侍郎的威望和成就,预示他在西部边疆将有所作为。尾联“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表达了对聂侍郎完成使命后凯旋而归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西部人民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赞美和鼓励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聂侍郎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治政理念的肯定。
笑谓东阳子。论男儿、泥涂休恨,云霄勿喜。
自昔奇才多沦落,溷迹屠羊牧豕。
算奴价、竟何如婢。
细数平生袁灌少,只掉头、优孟吾知己。
问五十,行年是。碧菰城下烟波美。
且徜徉、一帆苕霅,西风十里。
地是乌程饶名酒,莫管人间万事。
姑引满、颓然而醉。
难得中秋逢两度,碧圞圆、长浸空明里。
湖面月,又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