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庵歌》
《草庵歌》全文
唐 / 希迁   形式: 古风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

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

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

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

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

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

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

千种言,万般解,祇要交君长不解。

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

(0)
注释
吾:我。
结草庵:建造草庵。
无宝贝:没有贵重物品。
饭了:饭后。
从容:悠闲、从容不迫。
图:希望。
睡快:安稳舒适地睡眠。
成时:建成之时。
初见:初次见到。
茅草新:新割的茅草。
破后:破损之后。
还将:仍然使用。
茅草盖:茅草来覆盖修补。
住庵人:住在庵中的人。
镇常在:始终在这里。
不属:不属于。
中间:世间之内。
与:和。
内外:世外。
人住处:他人所居住的地方。
我不住:我不去居住。
世人爱处:世人所喜爱的地方。
我不爱:我不喜爱。
庵虽小:虽然庵堂很小。
含法界:却包含整个宇宙法则(佛法的普遍性)。
方丈:指寺院中的方丈,即主持僧侣。
老人:这里指年长有智慧的老僧。
相体解:能够深刻理解和体验到其中的深意。
上乘菩萨:修行层次高深的菩萨。
信无疑:对此深信不疑。
中下闻之:中下根器之人听闻此事。
必生怪:必定感到惊奇。
问此庵:询问这个庵堂。
坏不坏:是否会毁坏。
坏与不坏:不论是否毁坏。
主元在:其本质、核心都是恒常存在的。
不居:不局限于。
南北与东西:地理上的南北东西方位。
基上:根基之上。
坚牢:坚固稳定。
以为最: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青松下:青松树荫之下。
明窗内:明亮窗户之内。
玉殿朱楼:华丽的宫殿、红色的楼阁。
未为对:都无法与之相比。
纳帔:披上袈裟。
幪头:遮蔽头部,此处指全身心投入修行。
万事休:万事皆放下,不再牵挂。
住此庵:居住在这个庵中。
休作解:不必过多解读。
谁誇:何人夸耀。
铺席:铺设坐垫,此处引申为装饰、炫耀。
图人买:意图吸引他人前来购买或参观。
回光返照:比喻反思自省,回归本心。
便归来:立刻回归。
廓达:开阔通达。
灵根:指人的灵性之源,即佛性。
非向背:不执着于任何方向,即超越对立。
遇祖师:遇到祖师(开悟的前辈高僧)。
亲训诲:亲自教诲。
结草为庵:用草建造庵堂。
莫生退:不要产生退缩之心。
百年抛却:把百年光阴看作过客,任其自然流逝。
任纵横:随缘而行,不受束缚。
摆手:挥手,此处比喻洒脱自在。
便行:就行动,即随心而行。
且无罪:并无过错。
千种言:千言万语。
万般解:各种解释。
祇要:只希望。
交君:交付给你。
长不解:长久保持不理解的状态。
欲识:想要认识。
庵中不死人:庵堂中那位精神永存、超越生死的人。
岂离:岂能离开。
而今:如今。
遮皮袋:遮蔽的皮囊,喻指肉身,即现世的身体。
翻译
我在草庵中并无贵重宝物,只求饭后悠闲地安眠。
建成之初,满眼皆是新割的茅草,破损后仍用茅草来修补。
住在庵中的人,始终在此,既不属于世间之内,也不属于世外。
世人所喜之处,我并不喜爱,我所居之处,他人并不居住。
这小小的庵堂,却蕴含着整个法界,只有方丈老僧能深解其意。
上乘的菩萨对此坚信不疑,中下根器之人听闻必定感到惊奇。
问这庵堂是否会毁坏,无论坏与不坏,其本质都恒常存在。
它不拘于南北东西方位,根基稳固最为重要。
青松之下,明亮窗前,即使是华丽的宫殿楼宇也无法相比。
披上袈裟,万事皆抛,此刻山僧心中空无挂碍。
住在这样的庵中,不必过多解读,何须夸耀以图吸引他人购买。
只需回光返照,回归本心,豁然开朗,不执着于任何方向。
蒙受祖师亲自教诲,建草庵修行切莫退缩。
百年光阴任其流逝,随缘而行,无罪无惧。
千言万语,各种解释,只愿你长久保持不理解的状态。
若想认识庵中那位永生不死的人,他岂能离开这眼前的皮囊(指肉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或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即以"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名利和对简单生活的享受。接着,"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则写出了草庵的简陋与自然循环。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一句,表明了居者超脱世俗的分类,达到了一种出世的境界。"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和独特的生活选择。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显示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空间的认知,而"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则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定和对世俗看法的超然。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探讨的是生命与死亡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的本质。而"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则是对稳固立足的追求,无关方向和世俗的评判。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写出了自然界与人造物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喜爱。"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则是对世间纷扰的一种放下和解脱。

"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表达了对住所的满足,以及不为世俗所动。"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则是对内在修养和灵性的追求。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显示了诗人对于修行导师的尊崇以及坚持自我选择的决心。"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则是一种超脱世间恩怨的豁达。

"千种言,万般解,祇要交君长不解"表达了对复杂世事的看破和对于深义难懂的佛理或人生哲学的一种理解。而结尾的"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则是对生命与死亡、出离与超脱的一种深刻探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修养和佛法真理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希迁
朝代:唐

(?—791)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
猜你喜欢

嘲瑞常联

三国谋臣巴夏礼;八门提督瑞芝山。

(0)

集字联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

(0)

乾隆80万寿联

星云丽近中秋节;山海祥开益地图。

(0)

挽盛康联

九老著吴中,香山居士,洛社耆英,斯尤健者;

一官归海上,于尉门高,太邱道广,后有达人。

(0)

堂联

说甚功名,只免得三年一考;

有何体面,倒少了四两八钱。

(0)

去年此日·其二

去岁今宵见早梅,暗香连夕未全开。

曾经玉笛频吹后,并蒂枝头带子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