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分争火烛天,问渠何事竟茫然。
可怜乡社成焦土,囷极监门绘不全。
吴、越分争火烛天,问渠何事竟茫然。
可怜乡社成焦土,囷极监门绘不全。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首句“吴、越分争火烛天”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烽火连天,如同白昼。接着,“问渠何事竟茫然”,诗人不禁发问,为何会有如此悲剧发生,充满了对战争的质疑和无奈。
“可怜乡社成焦土,囷极监门绘不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乡社,即乡村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如今却化为焦土,一片荒凉。囷,可能指粮仓,监门则可能是监狱或关押的地方。这两处的描绘,不仅表现了物质损失的巨大,也暗示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春光艳冶。蔼暖风轻,早清明时节。
萋萋芳草,料此际、绿遍寻春双屐。
落梅无数,尽付与、笛声呜咽。
袅画帘、万缕垂杨,只赋天涯离别。
断肠忍问流光,奈香满池塘,春水凝碧。
燕嗔蝶舞,似伴我、共领绮窗凄切。
曲阑望久,想到处、都无人说。
但试取、短梦清宵,稳耐几番风月。
初日丛祠,已褪了、莲衣茜香。
荒湾转、一行旗脚,灵猋送将。
唱得野风门外曲,行人系缆有王郎。
黯湖天、飘堕五铢衣,云锦章。蚊雷歇,催曙光。
来樯隐,去楫忙。蓦堤边白鸟,惊人自翔。
三十六湖楼上立,阑干回似女儿肠。
奏神弦、吹浪起粼粼,摇佩珰。
江山瘦了才人骨,扶鞍未妨娇马。
响屟埋鸳,遗邱引虎,空怆吴宫残霸。东风许借。
拓花外鸥天,柳边鸳社。
四百琵琶,酒阑愁向曲中写。
东吴年少俊侣,算迦陵竹垞,同峙三雅。
老却西风,苏台仕女,闲剩纤腰一把。座中听者。
怕此夕箫声,两头吹哑。断梦蛮江,隔帘寻旧话。
颓柳窥池,残阳据阁,娇春不放闲花。
访石搜松,难消美酒生涯。
虚廊久静轻泥落,记旧时、燕子人家。
遣无聊,堪话兴衰,犹数栖鸦。
当年珠履嬉游地,指青奴传烛,绿婢煎茶。
璧月琼尊,清商怨起琵琶。
东风日暮馀啼鸟,且问谁、金谷繁华。
更何心,独客凭栏,愁满城笳。
茂陵病起,尽醉吟,平生自笑儒冠。
老圃英浓,晓天霜饱,秋愁遣却应难。碧云梦宽。
漫独携、尊酒花前。
愧年来,怪侣狂朋,笠簦风雨旧盟寒。
无限繁华销歇,但萧萧落叶,送尽残蝉。
爽气催诗,绮怀如酒,飞毫写向兰笺。待寻钓船。
伴五湖、波月娟娟。算归时、检点尘襟,共谁和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