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杨髯公》
《答杨髯公》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砻得龙文不种瓜,耳根偏解听寒笳。

文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

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

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

(0)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砻得龙文不种瓜,耳根偏解听寒笳”运用比喻手法,将“龙文”比作卓越的才华或成就,而“不种瓜”则暗示了对世俗功利的不屑,转而追求精神层面的高雅与宁静。接着,“耳根偏解听寒笳”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声音的敏感与理解。

颔联“文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中,“文章青史”象征着诗人通过文字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孤管”则可能暗指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独特性。“天地浮生任客槎”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广阔之间关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程中各种际遇的淡然接受。

颈联“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通过对比“秦地月”与“武陵花”,分别代表了历史的深沉与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历史与自然之间不同情感体验的领悟。

尾联“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中,“解空”可能是指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同君语”则表明了诗人渴望与他人分享这种理解和体验的愿望。“却爱刘协学出家”则以历史人物刘协(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位皇帝)出家为僧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才华、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折杨柳

灵州城下柳,多被官军窃。

犹馀拂地条,更苦行人折。

无复眼窥春,不见花飞雪。

今君赴玉关,将何赠离别。

(0)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其四

何处难忘酒,重阳戏马台。

菰蒲随水落,橘柚待霜催。

蟋蟀吟将老,茱萸插几回。

此时无一盏,黄菊向谁开。

(0)

杨柳枝二首·其二

莫折柔丝五尺金,一丝丝系别离心。

春风吹到无情处,乱滚香绵结昼阴。

(0)

招隐五首·其五

有客款我庐,身披紫云袍。

鸣驺列前后,从者皆俊髦。

坐我蓬筚下,向我谈伊皋。

手斡北斗魁,足踏东海鳌。

高视六合内,泰山等毫毛。

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

醉卧不知晓,衡门塞蓬蒿。

(0)

题梅屏二绝·其一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

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0)

普济寺遣怀

江上西风一叶黄,莎鸡络纬满丛篁。

物华乘兴看都好,时序逢愁速不妨。

露下星河光潋滟,月明岩谷气清凉。

愿闻四海销兵甲,早种梧桐待凤凰。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