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月色满西池,睡起阑干独倚时。
一阵荷风拂衣袂,尽收清气入诗脾。
露华月色满西池,睡起阑干独倚时。
一阵荷风拂衣袂,尽收清气入诗脾。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池边独立赏景的画面,细腻地捕捉了自然与心境的交融。首句“露华月色满西池”,以露珠与月光交织的美景开篇,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次句“睡起阑干独倚时”,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状态,展现了诗人独自醒来后,选择在栏杆旁静观景致的情境,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感。
接着,“一阵荷风拂衣袂”一句,将视线转向池中荷花,微风吹过,不仅轻拂过诗人的衣袖,也似乎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涟漪,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尽收清气入诗脾”则点明了诗人在这份清新的气息中汲取灵感,将自然之美内化为诗歌的灵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作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由此激发的创作冲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金华仙伯歌襦久,休父仍孙敛版迟。
堂下言高鬷蔑恶,官中事了傅咸痴。
苦心才睹千年馀,垂翅新翻六月池。
接淅中山听馀令,徵黄敕使立多时。
朽屋延暗暝,凿明快吾魄。
西墉偶面势,开牖遂生白。
兹焉玩图史,亦以置床箦。
岂能来清风,犹苦对残赫。
炎天适暵旱,永暮坐燔炙。
宾客何可处,儿女哀不获。
咨诹或献诗,盖覆乃其策。
架木凑檐瓦,铺竹施苇席。
聊且纾暴酷,未足为佳适。
北山多乔松,倚天不知尺。
绸缪星日暗,轇轕鬼神宅。
栋梁尚匪材,枝叶固何益。
敢告持利斧,斩伐遵指画。
束缚如见遗,无使曲傅直。
此身得馀庇,阴德佩无斁。
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
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