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谁洒中原泪,北望还登第一峰。
瘦削乾坤博花石,冬青老树识提封。
渡河谁洒中原泪,北望还登第一峰。
瘦削乾坤博花石,冬青老树识提封。
这首诗《吴山怀古(其二)》由清代诗人项奎所作,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沉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忆。
首句“渡河谁洒中原泪”,以“渡河”这一动作引出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仿佛有人在过河时洒下了对中原大地的泪水,暗含了对历史变迁、民族兴衰的深切感怀。这里的“中原泪”既是对过去战争、苦难的哀悼,也是对英雄豪情的怀念。
次句“北望还登第一峰”,描述了站在高处远眺北方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对历史的向往与思考。登上“第一峰”象征着追求至高境界,同时也隐喻了对历史地位、英雄人物的崇敬。
接着,“瘦削乾坤博花石”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地间的大气磅礴与自然景观的壮丽融为一体,通过“瘦削”二字,赋予了天地一种坚韧不拔、历经沧桑的形象,而“博花石”则展现了广阔无垠、繁花似锦的景象,寓意着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广袤与辉煌。
最后,“冬青老树识提封”一句,以“冬青老树”作为历史见证者,形象地说明了这些树木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它们的存在仿佛是时间的标记,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同时,“提封”一词,既指土地的边界,也暗含了对国家疆域的守护与传承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
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
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
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
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江湖馀派少,鸿雁远声哀。
命厌蓍龟诱,年惊弟侄催。
磨铅惭砥砺,挥策愧驽骀。
玉管能喧谷,金炉可变灰。
应怜费思者,衔泪亦衔枚。
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