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单竹洋径》
《过单竹洋径》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两山何许来,此焉忽相寻。

摩肩不少让,争道各载骎。

乔木与脩竹,相招为茂林。

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

天垂木末近,日到谷底深。

空山时自响,已动客子心。

行至幽绝处,更闻啼怪禽。

(0)
翻译
这两座山是从哪里来的,为何突然在此相遇。
行人拥挤,互不相让,争相赶路,马蹄声疾快。
高大的树木和修长的竹子,相互吸引,形成一片繁茂的森林。
无风也显出青翠的凉意,傍晚未至,已有白影笼罩。
天空仿佛垂挂在树梢,阳光深入山谷,显得深邃。
空旷的山中不时回荡声响,已触动了游子的心弦。
行至最幽静的地方,又听见奇异禽鸟的啼叫。
注释
何许:何处。
忽:忽然。
摩肩:拥挤。
骎:马蹄疾速。
乔木:高大树木。
脩竹:修长竹子。
茂林:茂密的森林。
翠寒:青翠的凉意。
素阴:白影。
木末:树梢。
谷底:山谷底部。
空山:空旷的山。
响:回响。
客子:游子。
幽绝:极幽静。
啼怪禽:奇异禽鸟的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行走的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哲思。开篇“两山何许来,此焉忽相寻”,诗人以问句引出两座山峰的出现,它们似乎在自然中彼此寻找,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摩肩不少让,争道各载骎”则展现了山路间树木争妍斗艳的景象。树木摩挲肩膀,却不相让,彷彿在争夺阳光和生存空间,而“骎”字更添了一丝急促与竞争。

至于“乔木与脩竹,相招为茂林”,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乔木与翠竹互相招引,共同构成一片繁茂的森林,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和平与宁静。

“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是对气氛的细腻描绘,无风之中却生出一种清冷的感觉,黄昏时分,一种纯净的阴霾悄然升起,为山野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天垂木末近,日到谷底深”则是对光影变化的描写。太阳似乎从树梢间透漏下来,而日光渐渐降至谷底,渲染出山谷中光与暗的交错。

“空山时自响,已动客子心”诗人在这片宁静的山野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鸣,这种声音已经触动了行者的内心,让他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行至幽绝处,更闻啼怪禽”则是诗人深入山林之后的体验。在这片几乎无人的幽深之地,他又听到了一种奇异鸟鸣的声音,这不仅增加了自然界的丰富性,也暗示着一个未知世界的存在。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审美体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酬宋次道忆馆阁曝书七言

长廊复阁接天居,炎日清风蠹宝书。

乍到似迷群玉近,餍观疑及羽陵馀。

俊游真与尘埃隔,逸赏空惊应接疏。

石室会须归史笔,周南宁复滞君车。

(0)

新月

花外惊新月,春残复满弓。

馀香轻坠露,疏影细寒风。

火禁通方俗,年华思老翁。

清光堪半夜,稍醉玉壶空。

(0)

送杜横州

小郡横山外,居民半岛夷。

路偏逢客少,地湿见秋迟。

铜鼓侵城角,蛮旌接使麾。

平生闻义勇,好祭伏波祠。

(0)

题天池馆二首·其一

谁人画素屏,中座对沧溟。

云气随蛟蜃,波涛涌户庭。

风高鹏解羽,天近客浮星。

会有汤汤意,无琴亦自听。

(0)

丁右丞挽词二首·其二

司籍归良史,调钟待一夔。

遽闻麟掩袂,犹觖凤来仪。

绝笔流风在,遗音后世知。

春原国人送,黄鸟寄哀诗。

(0)

丁右丞挽词二首·其一

再历三公府,终崇万乘师。

优游迩臣表,简淡古人为。

爱士常推毂,传家不遗危。

平生赤松愿,犹复白驹悲。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