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觉生寺观华严钟庭中盘松亦数百年物也戊午九日节庵招集其下》
《过觉生寺观华严钟庭中盘松亦数百年物也戊午九日节庵招集其下》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万寿移来永乐钟,铸金年恐后庭松。

曾陪髯叟作重九,不扣禅扃经十冬。

古绿千钗相映带,洪涛一杵互撞舂。

未随估舶沧瀛去,请雨香花久失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觉生寺中古钟与盘松的感慨。首句“万寿移来永乐钟”,以“万寿”和“永乐”两个词组,点明了钟的历史悠久,以及它可能与皇家或庆典相关联的背景。接着,“铸金年恐后庭松”一句,将钟与松并提,通过时间的对比,暗示了钟的铸造年代可能早于松树的生长年代,表现出自然与人工制品之间的时间差异。

“曾陪髯叟作重九”一句,引入了历史人物,通过“髯叟”这一形象,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人文色彩。“不扣禅扃经十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宗教的联系,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禅宗文化的尊重。

“古绿千钗相映带,洪涛一杵互撞舂”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将古钟比作“千钗”,与“洪涛”相对照,描绘出钟声在空气中回荡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

最后,“未随估舶沧瀛去,请雨香花久失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传承的担忧,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估舶,意指商船,此处暗含了对自然环境变化和文明交流的思考;“请雨香花久失供”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活动逐渐消失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钟和盘松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送殷近夫之青田

石川居士昔餐霞,为吏风尘不怨嗟。

海上故栽彭泽柳,江边新种洛阳花。

飘飘暮送凌空舄,渺渺春回上汉槎。

安得便同仙令去,远从勾漏觅丹砂。

(0)

赠杨静之归真阳

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

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

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

(0)

秋夜

黄菊花垂霜月阴,碧林丹树各萧森。

关山日暮豺狼近,海水天寒雁鹜深。

万事谁能看倚伏,此身何必问升沉。

干戈未息疮痍在,永夜迟回折寸心。

(0)

闻雁

鸣雁南方去,人今北地闻。

水寒沉塞角,沙暮起秋云。

独叫如求侣,相呼恐失群。

高楼潜望尔,乡思转纷纷。

(0)

送客二首·其二

海内苍生困,看君紫绶新。

天官元贵客,岳伯是词人。

云极行山目,花伤冀北神。

平生胶漆意,翻恐愧雷陈。

(0)

送李体仁按云南

汉使西南域,天王节制名。

九宵看凤下,万里避骢行。

风偃蛮夷静,霜驱瘴疠清。

壮游仍揽辔,从此慰平生。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